
海棠社第283社
怀李后主
玲/七律/平水韵
笙歌梦断忆南唐,残月西风对影伤。
去日忧忧心不寐,归期杳杳意难扬。
遥思故国飞云远,空叹春花逝水长。
诉尽哀词千古泪,伶工应悔做君王!
【评委点评】【这小日子点评】
开篇明确,首句入题。整诗都是在嗟叹,但未显太过累赘,因为语句非常顺畅,且顺序规整:首联入题,颔联和颈联以后主的主观视角描写思乡之情;尾联感叹后主绝高才情却错生为帝王。
颔联颈联四句均在嗟叹,虽然没有写成合掌,却仍然略显繁复。但作者遣词功力相当不错,相应避免了读者的阅读疲劳感。唯有两处可探讨:伤这个字太宽泛,可以斟酌;“伶工”一词如果用来形容后主,略显不妥。即使不是皇帝,后主也是自古以来诗人中首屈一指的。
整诗个人非常喜欢,作者很有功力。
谪发南州栖棹于渚过屈原祠有感
鉴吾居士/七律/平水韵
玉水明沙点点鸥,屈祠拜诣涉川流。
拾阶屐齿印寒草,侵石露风经古丘。
郢客堪为贾生涕,离人空恋李膺舟。
忽闻楚子歌江调,驿路青衫更觉愁。
【评委点评】【这小日子点评】
本首无疑是今天作业里的佳作之一,语句流畅、立意清晰,用典恰当,作者功力和才情不凡。贾生,被古人多次引用,借以表达对热血爱国臣子的赞扬与惋惜之情,以李商隐和刘敞的引用最为著名。李膺也是相同意思。唯“离人”,本人略有不明,待查阅后再与作者探讨。颈联对仗似乎略显不工,但本着先对句、再对词、最后对字的对仗原则,个人认为没问题。
本诗很有可能成为今天的诗魁作品。
金陵怀古
Pengzhenguang/七律/平水韵
蓦念金陵佳丽州,梧桐满道万貔貅。
雨花天阙六朝梵,脂水秦淮十里流。
执手依依桃叶渡,举觞历历阅江楼。
东南形胜帝王脉,虎踞龙蟠古石头。
【评委点评】
怀辛弃疾
云淡风轻/七绝/中华新韵
百万军中擒叛逆,一生壮志却难酬。
英雄只叹无明主,要把杭州做汴州。
【评委点评】
思念
阿雪/七绝/平水韵
入骨相思不见深,雨催红豆挂枝沉。
玉人嘱咐随云去,徒影留灯共酒斟。
【评委点评】
交河古城怀古
以琳/七律/平水韵
古来明月照兴蛮,多少烟霞落旧湾。
千里风云千里梦,一层生土一层关。
纵居天险高墙内,难御胡骑草莽间。
人类几时烽火灭,交河不再泪潸潸。
【评委点评】【Julia点评】
这首怀古诗写的好。结构:临古地—忆其事—抒己志。手法:借古喻今。风格:含蓄沉郁。颔联对仗新意,颈联对仗工整。尾联:抒发自己的希冀和平的愿望。整体可圈可点。
观元上都遗址忆忽必烈
田梦/七律/中华新韵
杂草丛生断壁荒,昏鸦不语立残阳。
几番跃马征南北,数起刀兵做帝王。
有意为民通汉化,无情夺位手足伤。
横尸抛骨烽烟尽,遗迹重观叹兴亡。
【评委点评】【这小日子点评】
本诗很有特点,即使首联景色描写非常凄荒,也能体会到气势。颔联两句概括了生平,“跃马”和“刀兵”对仗稍显牵强,征属于具体动词,做这里属于助动词,作“成为”讲,可以对上。颈联问题比较多,首先是对仗问题突出,为民对夺位、通汉化对手足伤,都对不上;出句对句是两件事,且之间完全没有关系。尾联属后人感慨,尾句呼应首联,很好。
毛泽东
王永豪/五绝/中华新韵
万里长征难,为民斗地天。
心随革命志,日月换新颜。
【评委点评】【Julia点评】
这首诗是对逝去人物的缅怀。借回顾前人的业绩或遭遇,自己内心产生共鸣,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语言直白;用词传统,接近打油。意境上缺少新意。
哀思西楚霸王
木木/五绝/平水韵
垓下悲歌泣,柔魂绕剑铓。
别骓横杀倦,自刎怨穹苍。
【评委点评】【这小日子点评】
哀思的题目很恰当,楚歌、虞姬、乌骓、自刎,四句五言诗说了四个典,不仅都是楚霸王自刎前后同时发生的事,而且各典之间联系紧密。楚霸王一生枭悍,只有这四个典可谓“哀”,抓住了主题。作者没有掺杂主观感情,只写史实,却每句都极大程度表现出了“哀”,非常不错。
统万城怀思
身未動,心已遠/七绝/中华新韵
落日晚霞披统万,残垣断壁被沙吞;
匈奴策马虽豪迈,战火焚天再不存。
【评委点评】
圆明园遗址怀古
愚叟艾思~衡阳/七绝/平水韵
残垣断壁记繁华,昔日群魔尽爪牙。
放火烧园当省悟,贫穷落后属输家。
【评委点评】【Julia点评】
怀古诗一般会运用典故,今昔对比,借古讽今,即事议论。这首在写作手法上符合怀古诗的写作特点。意境上写的比较满,没有给读者留白。
《碧沙岗公园凭吊北伐及抗战英雄》
光辉/七律/中华新韵
松柏青青绿水寒,寻先祭烈碧沙园。
涂肝冒刃千秋事,昭誉勒碑百难还。
国土守坚无丧没,残躯抱志有承担。
英魂浩荡风云止,海晏河清又百年。
【评委点评】【Julia点评】
这首怀古诗写的比较老道。本来凭吊近现代的人物和事件的容易流于老干体,这首却没有给人老干体的感觉。首联一般;颔联对仗直接就把老干体给PASS 掉了。颈联虽然直白,但是意境也出来了。尾联愿望志向也表达的很好。这首诗胜在用词和气势上。赞一个。
课后点评
怀辛弃疾 云淡风轻/七绝/中华新韵
百万军中擒叛逆,一生壮志却难酬。
英雄只叹无明主,要把杭州做汴州。
总体上,①没能抓住稼轩的特点去展开,军中捉判逆虽为稼轩之为,但并不能代表其显著特点。其人文才超绝却一句未提②壮志未酬虽可概括其人一生,但遗憾的是浮于表面,未能深入。③尾句化用痕迹过重且不适合,且角度上并非从稼轩视角,变成了讽刺南宋偏安。④整体上未能吟出新意,除首句外,可适用南宋大部分之英雄人物。
——高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