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8年对我影响最大那个人,非吴军莫属,3年来在工作、生活、教育等方面对我的影响与改造,可以用全方位与深远来形容。
感谢“得到”年底给出的数据,让我知晓,在得到订阅的十几个专栏中,最喜欢的还是吴军的专栏。
从2016年的《硅谷来信》到2018年的《谷歌方法论》,吴军老师用朴实易懂的语言,把他高冷的专业,平衡的生活,高雅的爱好,通过手机娓娓道来,3年的浸染与熏陶,不断扩展着我的认知边界。
欣赏一个人,最好的认同一定是落实到行动上,会在不知不觉中,用他的方法去思考,模仿他的做法去行动,吴军老师的优秀无法一一列举,就从对我影响最大的工作、生活、教育三个方面来盘点吧。
一、 工作方面的影响
1、学会了目标管理法,吴军老师把谷歌的目标管理法介绍给订阅者,并让我们看到,他把2017年初目标与一年后的结果对比,看到活人做到一直是最有说服力的榜样,我依葫芦画瓢的在2018年也列了年度计划,每个月跟踪目标,虽然年底盘点下来只完成了计划的70%,工作20年来,计划第一次没有半途夭折,也算今年工作上一次重大突破。
吴军在他写给女儿的信中说“成功是成功之母”,人只有成功过一次,才更容易成功第二次,第三次,在我看来,这句话对成人同样适用,哪怕是制订年度计划的小事,一次的成功也能带给我莫大的鼓励。
2、工作上避开狗熊掰棒子,我们都知道10000小时定理,如果只是在低水平上重复10000小时,并不能精进,选择定一项工作后,第二次的努力成果一定是第一次基础上的叠加效果,如果每一次都重头开始,永远都是在做零散的工作。
知道了这点后,我在2018工作优先级的考虑时,优先可系统性、可系列化的项目,最大程度的避开做零工的境地。
二、 生活(成长)上的影响
1、 上帝喜欢笨人,吴军老师说,如果临终前要留一句话,他就留“上帝喜欢笨人”,刚听到这句话时,带给我不小的震动,我理解的“笨人”是工作脚踏实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根据自己的能力在边界内做事的人。
他说因为自己的“笨”,顺道的事情,经常会忘,有时会误了大事,意识到这点后,哪怕是寄信这样的小事,他也会抽出半小时的时间专门跑一趟。
我自己深有体会,有时因为事情太小,当时脑子记下了,没有再作其他的记录,结果往往会被抛到九霄云外,等别人再次问起,才想起,还没有安排,那时候只能付出几倍的时间与金钱为忘记的小事买单。
2、 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每年安排一次旅行,天不会塌下来。以前,总觉得自己一天也走不开,没时间休假,事实上,真的没有人重要到缺了他地球就不转的地步,只要提前安排好工作,还是可以安心出行的。
工作与生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工作可以是最好的修行,但无法替代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们既要读万卷也要行千里路,在体验上两者无法互换。
三、 学习(教育)上的影响
吴军的观点与智慧对我在学习与教育上最大的影响是:我把他的智慧传递给了下一代。
儿子从小喜欢历史,吴军老师的《文明之光》从中国不同历史阶段的解读文明成果,比如讲到中国陶瓷的发展史,展开来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史,儿子在读完《文明之光》4后,顺腾摸瓜的读完《文明之光》系列的前3本书,这是我希望他拥有的读书方式。
我不知道这他看完后能吸收多少,这些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希望儿子能像我侄儿一样,在我把吴军老师全套的书寄给他,见面问他书是否好看,对他是否有用时,他能够清晰的回答我一句:“很好看,有用的”!足矣。
对下一代的希望,如《中年的意义》中说,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一个区别是:完成了最重要的繁衍任务后,进入中年还有更重要的任务,即帮助后代更成功。
上周刚到手的新书《态度》,是吴军老师整理的40封与女儿们往来的书信,第一封信的名称《乐观的态度比什么都重要》就深深吸引了我,在压力山大的学业面前,在不时有校园悲剧传来的今天,我认为这句话道出了父母的心声,相比于孩子的快乐,好成绩是次要的,从长远来讲,希望孩子一辈子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能保持乐观!
不管是吴军老师的专栏还是书,处处显示出“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不管是谈摄影,听新年音乐会,还是聊莎士比亚,都力求做到极致,这就是他做人做事的态度。
庄子说“生也有涯,知也无涯”学习与生活都在有限的生命中开展,选择与谁为师,与选读哪本书相似,一本好书,好比与智者在交流,读完意犹末尽,一本平庸的书,非但有误导你风险,还会浪费你宝贵的时间。
跟谁学比学什么更重要,良师的经验与智慧,让你能站到巨人的肩膀,眺望更宽广的远方。
以上是我对2018年影响我最大的人一一吴军的一些感悟,如果你也感兴趣,想了解更全面的他,建议去得到订阅他的专栏,或者去买他的纸质书,相信你一样会有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