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有一天会长大,何必成熟太早,失去太早 余光中
在网上无意间看到一篇文章,关于选择,关于长大。
回忆走过的二十多年,发现每一次在面临重大选择的时候,要么是选择逃避,要么就是周围人帮助选择。慢慢的,逐渐失去了自我,不想选择是因为不愿意去承担选择后的后果,因为每一个决定都会让目前的自己失去些什么。
自以为是的成熟,反倒是让自己失去了真正的自我
在什么样的年纪,做什么样的事。一句简单的话语,却是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曾明白的事。
大学的时光,就是恋爱和学习。CC从小是家里所有孩子的榜样,学生时代都是作为大人们的榜样,地地道道的“别人家的孩子”。大学时候,CC长相不错,得到了很多小伙的青睐,但是由于原生家庭的因素,CC自小心高气傲,追她的小伙子看不上,看上的小伙子看不上她,浑浑噩噩四年过去了,一直是一个人。作为理工科学校的女生,很多人都是不解CC单身的理由,渐渐的有很多不好的传言。期间,CC看到曾经追求过自己的小伙们,和女朋友亲热的走在街头,一起考上研究生,一起奔赴北上广,为共同的未来奋斗。
上了班之后的CC,在拖了几年后,也步入了相亲大军,面对一次次相亲时,对方问道感情经历,CC的回答却一次次被误会为做作和虚伪。CC有一次自嘲的告诉我:“是啊,一个长得不错的女孩子,25岁没有谈过恋爱,谁都不会相信的。”假如当时,面临追求自己的男孩子,做了选择,而不是等待时间做选择,是不是就成了另一种样子。
后悔,后悔本科期间自以为是的成熟,自以为是的择偶观,反倒是让自己失去自我。被自己一句“不愿意将就”感动的痛哭流泪。可是那些逝去的青春,却是不完整的,缺少颜色的。
人貌似都是惧怕选择,因为选择是有成本的。选择,就会有牺牲。
不管是做事还是做人,当你年轻的时候,对于一切没有经验,周围人会说,没事,没事,你还年轻。年轻就是可以犯错,可以摸索,可以做想做的人,想做的事。毕竟,年轻就是潜力的代名词,浑浑噩噩之后,偶然一天,发现自己三十岁,四十岁,就会发现,周围的人很快对你失去兴趣了,就像说“这十年你干了什么?” 拒绝了选择,拒绝了牺牲,让时间和现实帮忙选择的结果,就是让自己变成一个巨婴。
22岁的时候,我还年轻,但是,现在已然不是年轻的时候了,每个人都被社会磨成了一个以前不喜欢的模样。浑浑噩噩的自己,其实就像是一个丑陋的巨婴,吸食着亲近的人的骨血。不要在可以选择的时候逃避,勇敢的承担起选择后的责任和牺牲,往好处想,至少我们还有选择的权力,那么一切都还来得及。努力让自己的选择,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在有选择的时候,做出选择。虽然很痛苦,但是这是不可避免的。而不是被动的让时间流逝,老天给自己一个选择,到最后后悔,“如果早知道,那我xxxx,可惜没有机会了”。从现在开始改变,变成“虽然,但是我不后悔,这是最好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