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完《白夜追凶》,我发现了这三种运营手段

看完《白夜追凶》,我发现了这三种运营手段

作者: 3485837cccab | 来源:发表于2017-09-23 14:05 被阅读0次

《白夜追凶》自上线以来不过半个多月,已然成为现象级网剧:频上热搜,好评如潮(豆瓣评分9.0)。

诚然,剧的质量是最关键的因素。但仅仅如此就够了?君不见多少作品叫好不叫座,终成遗珠之憾。所以,优秀的运营手段绝对是锦上添花:口碑+营销才能将舆论的雪球越滚越大,形成良性循环。

《白夜追凶》一无流量明星,二非大IP,三无热点可蹭。它是如何在精彩好戏轮番上演的九月里突围的?

今天,机哥就带你见识一下这部神剧的运营套路~

一、口碑营销扩大用户基数

首先还是要强调:产品质量是最重要的。

如果用户体验不好,还谈什么用户留存?影视剧拍得跟X一样,多少水军也扶不上墙……

而《白夜追凶》的拍摄手法、剧组背景、细节处理、剧本打磨、表演等,均属业界良心。

在口碑的打造上,第一印象对舆论走向有着很大的影响。

《白夜追凶》在开篇上下足了功夫:潘粤明一人分饰两角的奇妙设定、开门见山的灭门惨案铺设烧脑基调、悬疑氛围,以及第一集导演一个多少带有炫技成分的6分钟长情头,凭借场面调度将主要人物、案件信息、主要冲突交代得一清二楚。

这个长镜头引起了网友不小的讨论。

剧组在超前点映会上,玩了个小噱头:将点映会安排在电影院里。网络剧敢于接受银幕的检验,不得不说艺高人胆大。

口碑营销渐有成效:新浪微博CEO王高飞就转发《白夜追凶》相关微博并点赞该剧,称其为今年唯一追的剧,引发网友围观、跟队形;许多著名演员、娱乐圈人士也纷纷竞相为剧折腰,成为自来水。

打铁要趁热,一波影评人、娱乐号等大V顺势配合进行营销、安利,《白夜追凶》的曝光量越来越大,滔天巨浪隐隐蓄势待发。

二、制造悬疑与长线冲突

如何提升用户留存、保证用户回流?悬疑类题材的优势在此刻便显现出来了。

《白夜追凶》的内容主线围绕关宏峰、关宏宇这对孪生兄弟共用一个身份寻求真相,同时包含8个案件。

开篇明义的灭门惨案,紧接着的碎尸悬案,快速交织出兄弟共享身份寻找真相这一主线内容,情节特色很快凸显出来。

推理类影视剧吸引大众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随着情节推进,观众在一层又一层的抽丝剥茧中更有参与感。

因此,推理剧魅力的关键在于能否让观众信服:主角没有上帝视角,他必须依靠其独有的洞察力进行判断,在一次次发言中推出那几匹狼,最终还原出真相。

在具体做法上,常见的有在每集结尾情节取得重大进展时保留悬念;或者在某些故事里,率先将结局抛出,让用户在过程中取得豁然开朗的快感。

三、娱乐营销攻占社交媒体

围绕情节制造话题

网剧天生离网络近,容易引发话题。

用户观看时,可以通过弹幕进行交流、讨论;而这些讨论在观看结束后又自然地蔓延至朋友圈、微博等具有社交属性的平台上。

微博上关于《白夜追凶》的话题阅读已有2.8亿。其中一个有意思的微博话题便是“潘粤明与潘粤暗”,指的是潘粤明一人分饰的兄弟俩。

在主角潘粤明的参与、挑逗下,这种具有调侃属性的话题获得了网友们的广泛传播。

联手淘宝打造惊悚H5

上周三《白夜追凶》更新日的晚上,“千万别去淘宝搜白夜追凶”瞬间在各大社交平台刷屏。

一旦用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将会突然“接到”这部剧里主人公关宏峰关宏宇兄弟(潘粤明饰)打来的视频电话。

点击接听,是以互动视频呈现的一个H5页面,最妙之处在于我们的一举一动将通过前置摄像头实时展示在屏幕上,仿佛真的接到了“双关”兄弟的电话一般。视频结束后,会跳出优酷季卡年卡会员、《白夜追凶》相关商品等展示页面,供消费者自由购买。

不同于普通H5的主动点击触发,这个 H5 的触发条件是“搜素关键词”。

类似的H5营销并非首次,但此次之所以能充分制造话题引发讨论,其玄机就在“千万别去”这四字上。

对于许多人而言,这只是一个寻常的商品搜索行为。不成想,此刻的后台正在偷偷加载一个惊悚 H5 准备吓他一跳。

从白夜追凶的百度指数、微指数和微信指数来看,白夜追凶因为这次彩蛋式广告,曝光量得以大幅提升,此前口碑营销积攒的人气迎来爆发。

从营销角度看,来电H5充分利用用户的好奇心,调动起用户的自传播为活动带来巨大流量(受到惊吓——社交平台传播——激发好奇心——受到惊吓),圆满完成了它为活动引流的任务,不得不说是一个成功的广告。

来源:运营直升机(yunyingzhishengji)

撰文、编辑:机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完《白夜追凶》,我发现了这三种运营手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sc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