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高中同学,之前做摄影店做的特别好,店面虽然不大,但是口碑一直不错,从个人能力我觉得很行。最近突然转向去做团购了,这里有一些我很不能理解,也有一些遗憾感。关心的问问,于是促成了这次约饭。
没想到的结果是,一顿饭没咋好好下咽。一直听她讲她的团购,滔滔不绝,丝毫没在意我关心她人现在的状态。我问“你自己的价值是啥,以后要干啥想好了吗?”
她说“XX跟我一起吃饭的时候总是觉得你在教育她,你现在总是在讲课……”
听完这句,我知道,我的关心多余了。我们需要的东西不一样。或许这几年我在他们眼里也是个异类,每次都说一些“莫名其妙”的大道理,显得自己多能耐似的。反思反思我自己的初衷,是想提出一些问题,确定他们是不是真的想好了。我到底有没有其他多余的意思。
后来就是我不咋吭声,听她讲月入多少的目标。后来话锋一转,跟我说“你要想做尽快,别错过先机,我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让你别那么累,多赚点钱。”这时候明白了,我认为的朋友约饭,其实是她的一对一招商会。
回忆回忆这几年我似乎从来没有跟朋友主动提起,我的产品,我的项目,抱着的态度就是。你需要,如果信得过,来找我我绝对尽心尽力。如果有需求不提,那是咱们还没有足够的信任支撑,我也没有必要为了生意去套路你。
始终觉得不管再野的马,都需要一片好草原,草原有了,靠口碑转而告之,马都会来。所以,有人评价——是好人但不是个好商人,也许从这里来吧。
清高和自持做市场做销售不该有的,但我骨子里就是个这。改变还是不变?如果是我自己,可以挥霍时间不急于求成。
这几天有人想要跟着好好做代理。我在认真考虑,评估,也想做一个筛选。一时兴起就算了,确实想要投入时间精力好好学体系和专业技能。那我也要定目标,帮助一起拿到第一个客户到第n个。那就不能再做这样的业绩随心的咸鱼了。
价值观上还是要在一件事上深耕,可能不被理解。我知道其他人并不在乎,但跟随我这几年的顾客在乎,想要好好做的代理在乎。做个极度负责的长期主义者,是这样的,坚持这样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