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国传统文化
品德与文化孰轻孰重?——《论语新解》每日一读06

品德与文化孰轻孰重?——《论语新解》每日一读06

作者: 天一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16-08-14 11:53 被阅读0次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白话试译(《论语新解》钱穆先生译):

先生说:“弟子在家则讲孝道,出门则尽弟职,言行当谨慎信实,对人当泛爱,而亲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心。”


从本句就能明显看出孔子对于品德的看中,一个人要先有品德再说有文化。

一方面,孔子重视品德的培养:为什么孔子非要说这句?我估计老夫子看到了: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这句话是个玩笑,但也看的出“文化”是没有好坏的,好人用了,造福百姓;坏人用了,伤害黎民。这种例子太多太多。抗日战争时期,最可恨的汉奸不是大兵,而是翻译官吧,他的影响力更大。那么,现在贪污腐败的例子也是如此吧。

另一方面,孔子说明了做到哪些行为,才能去“学文”。

其实每一条都值得认真做,而且能做到都不简单。其中有一条,很值得注意:亲仁。即多接近有仁德的人!有句话:什么人交什么朋友!这句话也可以说成:交什么朋友,你就是什么人!这一点太重要,平时不仅自己要做好,还要注意自己的朋友是否是仁德的。

如果你是普通人,做不好这点,只能说你交了一些狐朋狗友!可是,如果你是古代皇帝,做不好这点,那可是祸国殃民啊!这类故事太多,都无需举例!所以,你身份越高,越要注意这点。

最后,必须注意:孔子并没有说只看中品德,不看重文化,文化需要有的。“专重德行,不学于文求多闻博识,则心胸不开,志趣不高,仅一乡里自好之士,无以达深大之境。”(《论语新解》钱穆语)

相关文章

  • 品德与文化孰轻孰重?——《论语新解》每日一读0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白话试译(《论语新解》钱穆先生译): ...

  • 培养孩子:品德与技巧孰轻孰重?

    一个学习成绩很差,与同学交往时经常使周围人尴尬,又瘦又小,动作也不协调,打球经常惹人嘲笑的普通男孩,如果你是父母,...

  • 孰轻孰重

    孰轻孰重,谁真谁假,放弃该放弃的,珍惜最珍重的。 相遇 慢慢长...

  • 孰重孰轻

    人生不过四件事:吃穿住行,它是人类存在的最基本的形式,也是人们为之奋斗终生的目标。吃得营养健康,穿得得体漂亮...

  • 孰轻孰重

    在大学里,同一等级的人有着不一样的层次。何必要去追求和你们一样的层次呢?本该自己的就好,足以。 不...

  • 孰轻,孰重?

    23岁大学毕业生李文星误入传销,溺水死亡事件发生后,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反映强烈。广大群众对非法传销活...

  • 孰轻孰重

    空罐子,(以下装入罐中) 高尔夫 小石子 沙子 啤酒(水)

  • 孰重孰轻

    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也不要把自己看的太轻。 纵使“我是一切的根源”,而“我也是万恶之源”。 引咎自责,把一切的不幸...

  • 孰轻孰重

    关于选择的事情确实有很多,处理事情的方式确实也有很多,而我却选择了一个最不适合我的,自己最不擅长的一个。人生都是在...

  • 孰轻孰重

    孰轻孰重 老司机压低声音给小司机传授经验:“宁撞墙不撞车,宁撞车不撞人。”说的是在避无可避的情况下要拎得清轻重。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德与文化孰轻孰重?——《论语新解》每日一读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uys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