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家的乐园简书的梦想
扬剧《王樵楼磨豆腐》艺术表现

扬剧《王樵楼磨豆腐》艺术表现

作者: 韩老骥 | 来源:发表于2019-01-27 00:19 被阅读415次

《王樵楼磨豆腐》我是最喜爱的剧目之一,因为里边对白对比多,故事简单幽默风趣,老少皆宜。

小时候家里有台唱片机,十几张扬剧唱片,曲目大多忘记了,我只喜欢听《王樵楼磨豆腐》、《王瞎子算命》,百听不厌,但外婆喜欢听《秦香莲》(《秦香莲》应该属于家庭伦理剧吧,是不是女人都好这一口啊?哈哈。),有时候没什么事做,我就拿掉《秦香莲》的唱片,换上《王樵楼磨豆腐》,坐在那安静的听,放完了把上边的压唱片的头子归位重新再听,就这样一遍遍地听,里边的对比基本上都能背出来了,至今我还能回想起部分经典的台词,比如其中磨豆腐时的那段号子,什么蚊子啊,老鼠啊,狗啊都出来了,很有意思。

《王樵楼磨豆腐》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嗜赌成性的王樵楼在妻子的劝说下改邪归正了。我就在想,这么一句话是如何变成一个丰满的,很多人喜欢的故事的,于是我就偿试着把自己变成一个讲故事的人,如果平铺直叙的话,大概可能写成下边的样子:

有一个人叫王樵楼,家里是做豆腐的,手艺不错,但就是喜欢赌钱,常常赌到天亮散场身无分文才回家。久而久之,差点把家产给败光了。幸好,他有个能干的老婆,老婆织布技术一流,平常靠做做手工活也能赚点钱,这样生活还能维持下去。有一次王输光钱,又骗了老婆的赞下的积蓄去赌,一下子又输光了。一个原本和美的家庭濒临破产,危机的到来,使得王樵楼猛然醒悟,洗新革面,重操旧业,让生活又回到了正轨。

看了以上的内容是不是感觉像看史书,人物只是个符号,情节从赌到不赌,没有前因后果,没有环境背景,没有细节刻画,事件又不够大,读起来索然无味。居中王樵楼跟其夫人很恩爱的,王樵楼是个妻管严,对老婆唯命是从,但他老婆平常也就爱耍小性子,有点小作,生活上还是处处为老公作想的;本来家里既卖豆腐又做纺织,家庭收入相对还是可以的,虽然做着天下三苦的活,但相对平常人家也算是丰衣足食了;王输了钱,心里也是很挺后悔的,毕竟也是血汗钱啊,否则他也不会被人怂恿,想靠买豆子的钱去把赢回来,只是用错了方法,走错了路;王樵楼也是个大大咧咧的性情中人,还喜欢搞怪弄点小浪漫,这可能也是王夫人不离不弃的原因之一;王夫人也是有智慧的女人,她并没有跟不争气的老公上鼻上眼,略施小计就把老公弄得服服帖帖。有了各种陈设,因果联系,各种细节描写,故事就鲜活多了。王樵楼与赌场的冲突,夫妻间的打情骂俏,生活状态的描述,一幅人生众态图就出来了,观众可以看到各自生活的影子,从而引起共鸣。王樵楼从坏好的转变也能赋予一定的哲理性,进而引起人们的思考。

添油加醋后,故事大概变成下边这个样子:

有一个人叫王樵楼,和他老婆在村头开了一个豆腐作坊。王樵楼很欣赏自己的老婆,除了把家里收拾得妥妥当当的,磨豆腐时也是一把好手,还精通女工纺织,闲时在家织织布也有不少的收入。所以在两个人一起努力下日子过的还是不错的。只是呢,王樵楼有钱了就开始不务正业了,迷上了赌钱,常常赌到天亮散场身无分文才回家。就这样,把卖豆腐赚的钱都给输光了,但他还寻思着老婆有收入。一天,他偷了老婆赞下的一吊钱,又给输掉了,还被人家赶出赌场,他急急忙忙跑回家,想再偷钱去赌。

此时王夫人正在家里忙手工活,心里盘算着未来的生活计划。她想着起自己的两个姐姐,她们一个嫁给了撑船的,一个嫁给了打铁的,两个家庭夫妻都互相帮衬,小日子过得都不错。自已跟他们比起,当然也不差,老公的手艺也不错,街坊邻居都喜欢吃他们家的豆腐。自己呢,闲时再织点布卖卖,小日子风风火火的。只是,这个老公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迷上赌博这种不良嗜好,钱输了不少,自己的行当还被耽误,加上孩子还小,心里不免对未来有点担心。好在老公平常对她百依百顺,跟他从吵架,从来就没翻过嘴,叫去跪搓衣板就跪搓衣板,叫去死就去死(当然不是真死)。等他回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定能改正。

没多久,王樵楼就到了自家门口。他磨磨蹭蹭地不敢进门,就趴在门上偷偷往里看,如果老婆不在家,他就可以跑进去找钱了。谁知王夫人耳朵很灵敏,听到外悉悉索索的声音就知道某人回来了,鬼鬼祟祟地肯定有问题。丢失的那一吊钱,估计也是被他拿去赌了。赌输了,现在不敢进门呢。就寻思着,刚好这是个机会,就干脆趁教训他一顿,让他改过自新。

王夫人故意装作不知道是谁,就大声问:“谁啊?”王在门外懦懦地答道:“奶奶(对老婆的尊称),是我啊!”王夫人打开了门,并没有直接质问他钱去哪了,而是问:“你在外边有没有见到人啊?”王答:“没有啊,就我一个人!”王夫人说:“我刚看到有个跑出去了,然后床上的一吊钱就没了。你真的没看到人啊?”

王一听,不好,说漏嘴了,没看到人不就是我拿的了,只好嬉皮笑脸的说,“是我拿的。”王夫人就问,“拿去干嘛了啊?”答:“啊,这个,今天路上遇到了老仗人,看他老人家身体不好,买了不少补品,把钱全花了。”夫人回:“难得你这么有孝心,还真没白嫁给你。不过,你家老丈人刚刚还在这的,说多长时间没来了,今天过来看看他的好女婿,这不刚走没多一会。”

王一听,妈呀,又穿绑了,于是就向夫人承认赌钱的事实。王夫人虽然心有准备,但听了还是气不打一处来。对王说:“这日子过不下去了,你把儿子带带好,咱们分手吧。”王一听,便怂了,好不容易组成一个家庭,分了怎么行呢,赶紧求饶:“奶奶啊,是我不好,我不该去赌,这样吧,家产和孩子都留给你,我以死谢罪。”王夫人听了,心有不忍,回道:“樵楼啊,我只是说的气话,怎么能动不动就去死呢,你死了我们孤儿寡母谁来管呢?只要改过自新,我们还是以前一样,你推磨来我把豆,不是很好?”王听了,暗自得意,心想这一招还蛮管用的,不用去死了,但老婆说的也对,再赌下去真得家破人亡了,也十分的后悔,于是就想下跪发誓以表自己改过的决心。王夫人一看,目的达到了,舍不得让自己的老公跪地上,就连忙拉起了王,说:“发誓就算了,只要你有这心就行了。”然后就准备商量继续磨豆腐的事宜。王说:“奶奶啊,家里的钱都被我输光了,买豆子的钱都没有啦。”王夫人回到:“这个你别担心,我这还有一点呢。”王夫人拿出钱,王满心欢喜地接了钱去买豆子了。

此处点评一下,故事到这里可以结束了。但如果这样太过平淡,没有波折,况且一个人的习惯哪能说改就改了,常说不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掉泪,佛曰浴火中才能重生啊,这么结束了不符合常理,也不能读者观众给予心理上的冲击。所以为了增强戏剧效果,肯定不能让王樵楼一下就改正过来的。

王拿着钱就往豆行走,心里盘算着,从今儿开始真的不赌了,买了豆子回家跟老婆磨豆腐,多好的事啊。当他路过赌场门口的时候,却有人叫住他:“王樵楼啊,又有钱了啊,进来玩两吧?”王回:“不玩,我还有正事呢?”那边说:“不玩怎么行啊,你还差我们那么多钱呢,这样,你进来玩,赢了算你的,输了以前的账就算了。”王一想,还有这好事,不如进去玩两吧,说不定赢了呢,于是经不住怂恿就进去了。没多久,就两手空空出来了,又是一阵后悔。买豆子的钱都没了,就这样跑回去老婆那没法交待啊。于是急急忙忙跑到豆行里,跟老板软磨硬泡,加上之前信誉还不错,豆行老板就破例又佘了一会豆子给他。王拿了豆子,一路小跑回了家。到家满头大汗,王夫人感觉有点不对,但看到豆子拿回来了,也就没有深究。然后就泡豆磨浆。

别说,这两口子还是有点文艺范的。一边磨豆,一边唱着小调,不知不觉就到了天亮,豆子也磨好了。王夫人看老公辛苦了一夜,就让他歇会,自己去抱材禾过来烧豆浆。王看着磨好的豆浆,十分得意,觉得总算蒙混过关了,卖了豆腐就有钱了,前边的窟窿就可以填上了。于是开心地唱起了大戏,哐材哐材哐……玩得正嗨的时候,一抬脚把盛豆浆的缸给踢翻了……王夫人听到声音赶忙跑过来,听老公说一时兴奋踢翻了,倒也没有十分生气,相比浪子回头,这不算什么。于是就叫他去豆行再佘一点。王这时彻底傻眼了,前边豆子本来就是骗过来的,现在再去佘肯定没戏了,于是向王夫人坦白了一切。

王夫人又是受到一次暴击,人往椅子上一摊半天说不出话来了。过了一会,愤愤对王说:“我怎么嫁你这个倒霉蛋,反正日子过不下去了,你让我去死吧?”王虽然没心没肺,但还是心疼老婆的,一听老婆说要去死,他赶忙答到:“是我做错了,怎么能让奶奶你承担过错呢,还是让我去死。”王夫人心想,妈的,又来这一着,真以为我舍不得你死啊,于是回到:“好吧, 你要死就去死吧。”王其实也就是这么一说,谁知道这次老婆认真了,没办法,老婆的话要听啊,死就死一回吧。于是他拿来了绳子挂在了半人高的地方,把头往一搁,眼睛一翻,就站着不动了。王夫人还在气头上,也没注意看他,只是过半天没有响动了,才感觉不对劲,调头一看,不好,人挂在哪里不动了,跑过去拍拍没反应,摸摸鼻子,没气了……王夫人追悔莫及,伤心欲绝,喊道:“我的樵楼啊,我只是一句气话,你就真的留下我们娘俩走了啊!”恸哭流涕,不能自已。哭到声嘶力竭时,就差跟王一起走了,王终于摒不住了,老婆的哭声把他的心都纠起来了,猛然醒悟发现自己干的真不是人事,极度的懊悔,变成了彻底改过自新的勇气。他赶紧放下绳子,跑过去安慰夫人。王夫人吓了一跳,还以为鬼魂显灵,最后摸了摸王的脸,发现是热的,才放了心。此时,王立即跪倒在地,指天发誓说自己再不赌了。决心已下,痛改前非。夫妻二人相拥哭,哭完重新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这样看上去好多了,人物也有血有肉了,情节也跌荡起伏了。加上一些小曲,整个故事就有生有色了。所以有时,这些民间故事或戏曲虽然都是些简单的小故事,但经过精心的包装润色之后就变得丰富多采了。这就像一些欧美大片,像《寻梦环游记》、《魔弦传说》等,没有恢宏的场面,没有高深的道理,仅仅是讲是普通人的亲情故事,也就是用了类似《王樵楼磨豆腐》的表现手法,却获得了很高的票房及众多的好评。

相关文章

  • 扬剧《王樵楼磨豆腐》艺术表现

    《王樵楼磨豆腐》我是最喜爱的剧目之一,因为里边对白对比多,故事简单幽默风趣,老少皆宜。 小时候家里有台唱片机,十几...

  • 年味之“磨豆腐”

    (文/文武它术) “在下姓王叫王樵楼,一生全靠两只手,三代都做浆水行:磨豆腐,挑水,推磨,烧浆,点卤,样样都能揪…...

  • 本周人文讲座

    1.主 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扬剧艺术专场赏析会 演 出:江苏省演艺集团扬剧团 时 间:5月2...

  • 王樵

    王樵一个四十岁上下信命又不认命的人,穷困潦倒,可他一直认为他命不该如此,他迷恋上了迷信,想得到佛的指引,给他一条求...

  • 扬剧《王瞎子算命》之一

    扬剧是淮扬地区方言演唱的戏曲,流传于扬州、镇江、南京、泰州、淮安、盐城,以及上海市和安徽省的天长、滁州、来安等邻近...

  • 谁是王山樵

    1 究竟谁是王山樵? 嘿,你好啊,我叫王山樵,没错,就是那个挣扎在童话与现实边缘的王山樵。 我从小学就励志将来要做...

  • 王铎留下的书法笔记

    王铎(1592—1652),字觉斯,号嵩樵、十樵、雪山道人等 。河南人,世称“王孟津”,有“神笔王铎”之誉,明末清...

  • 艺术与美1:艺术的表达权

    刚知道俞心樵这么个人。俞心樵说:“要尊重每个艺术家的表达权,因为表达以及怎样表达这是艺术家应有的权利,这种权利不能...

  • 胆敢刺杀蒋介石的“暗杀大王”——王亚樵

    毛主席评价王亚樵: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小节欠检点,大事不糊涂。 王亚樵(1889—1936),字九光,抗日志士,民...

  • 赵军临王铎作品雅赏

    王铎(王觉斯、王孟津,1592年-1652年),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嵩樵,又号痴庵、痴仙道人,别署烟潭渔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扬剧《王樵楼磨豆腐》艺术表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jyb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