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娜·西奥-法金《太聪明所以不幸福?》第六章缩写
东布罗夫斯基认为高度的过度激动,有体会到最愉悦与最悲痛的两方情绪的可能性,绝非轻松的人生,故以“悲剧的礼物(gift)”示之。
资优者(highly gifted),又名les surdoue,让娜·西奥在《太聪明所以不幸福》中提到成年资优者的一些困境。其主要涉及两方面,其一是自我构建与人格构建的困难,其二是其大脑运行的特殊性更加突出。
总体来说,资优者普遍存在如下人格,这些人格虽然也广泛存在于普通人,但在资优者身上却表现地尤为强烈与频繁。
1.惊人的敏锐性
——善于分析剖析事物的高智力以及能够吸收外界情绪最小因子的情绪超易感性。
可以体会到对方最细微的情绪,看透他人内心最深处。这种强烈的敏感性让人无法休息,不断冲击着绷紧的神经,目眩头晕乃至筋疲力尽。
对世界的敏锐性导致对自己的敏锐性
对事物的敏感使其善于剖析事物,自我则是资优者的第一个牺牲品,如何能感知到别人的紧张却看不到自己的胆怯?
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真正的样子,怀疑自己的潜力,永远不会感觉高人一等。愈是感觉不自信则愈是“自负”,有时,资优者的人格带有一种轻蔑性,给人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就像拉方丹寓言中想变得和牛一样大的青蛙,看上去自负的资优者其实是最脆弱的。
2.害怕
为什么资优者如此害怕?
害怕是人的一种本能,害怕使人调动一切资源度过逆境。然而资优者的害怕则是另一种形式,他害怕自己无法控制的思维,害怕自己无法控制的人生,害怕自己无法喜欢真实的自己,害怕自己让自己失望,实际上,资优者害怕自己内心的交锋。
资优者的害怕可能以别的形式呈现
完美主义
对于资优者而言,要么完美,要么没有必要。
有别于强迫症,这种完美的苛求极易产生一种后果:无法开始。
纵然资优者有着强大的智力与丰富的人格,然而一旦受阻便会停滞不前。此时外界的鼓励反而使其产生一种失败的怨气。久而久之,“不开始”成为一剂迷人的幻想,“如果我当初做了,我早就成功了”。这是陷阱,这是圈套。
因为无法实现自我,获得发展,焦虑吸收了其大部分的能量,尽管他们拥有更大的潜力。
无法依赖任何人
资优者的大脑有着异于常人的分析能力,使其不难发现别人的局限乃至无能,然而人类的天性还是希望能找到一个我们钦佩的人作为精神导师,其强者的气质甚至可以对我们实现重塑。然而这对资优者太难了。此外,资优者难以接受来自外界的规则,因为这些规则总是有争议的,“很难找到一种完全合乎逻辑的规则”。
资优者的能力,强大的洞悉力以及能够迅速深入一种不熟悉领域的能力使其经常超出老师所教授的范围。一次又一次,孤单一人处于超前状态,这让资优者不知所措,其等级和权力的限制使其与身边之人冲突乃至关系破裂。
缺乏掌权人士的信任以及资优者快速超过师傅的学习能力使成年资优者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常处于孤独的状态,他只能成为自己的领导,并依靠自己。
思维强度
对于资优者而言,思考就是生活。这也是危险所在,如果过于有意识,思考太多,则将无法生活。
将讨论推向无穷
为了确定事物的确切定义,没有任何模棱两可,没有任何模糊不清,当人民与资优者讨论时,会感到自己陷入无尽的讨论中。。。怎么能够质疑一切呢?一直质疑?
在“等级”情境中,孩子与父母,老板和下属,双方都感觉到自己被对方的“恶意”所折磨。。。
不断对危险性进行分析
令人惊讶的是,资优者会看注意到显而易见以致于被人忽略的事物,也会觉察到细小甚微只有他自己才能感知的事物。从儿时起,资优者就会对环境中各种因素进行不间断的分析,并使自己出现一种弥散性的焦虑。
为别人感到害怕。通常是为亲近的人,从儿时起,他就已经为父母担心,从担忧他们的夫妻关系到金钱、工作、健康问题。而当资优者成为父母后,他又开始为自己的子女担心。
3.负罪感
因无法成功而感到负罪感
为自己不能成为某个样子而感到羞愧。即使周围的人看上去好像接受了他现在的样子,在他内心深处,仍然认为自己让别人失望。
因为能感觉到而产生负罪感
因不得和别人同步而产生负罪感。超前也会使资优者不得不观察别人的缺点,而这是其不愿看到的。为什么难以和别人保持相同的步伐,这将是多么无忧无虑的一件事?
4.不满足感
思考是个陷阱,它质疑一切。
首先会让人认为任何事都和期望的不一样,还会让人感到任何事与看上去重要的事不相符。
总是感觉不满足
总是需要更换工作,难以得到满足感,无法找到自己真正的定位,总是后悔自己没有做的事。
回溯到青少年时期,隐约呈现出一种无所不能的感觉,“我什么都想做”。一切都被不断重现思考,重新质疑。
5.无聊感
谈及年轻资优者的学习时会想到无聊,之所以无聊,是因为他比别人理解的快,学习的快,而后是漫长的等待。通常,无聊感会转化为思考。但思维会让其走得更远,因此,他们还是更喜欢活动聊天,避免自己的精力被没有的答案的思考占用。资优儿童难以交到朋友,也会产生无聊感。
成年人身上的无聊感则有相似的地方。
与存在有关的无聊
活着?活着有什么用?因为努力为事物寻找意义,那么一切也都没有意义,于是就产生了一种无聊感。
对于资优者而言,生活是需要由各种高潮、强烈的情绪、快乐组成,这样才能保持活力。
日常生活中的无聊
当我们与他人为伴时,需要假装对他人的职业、兴趣、孩子表现出兴趣,刚开始时,资优者还能做到,但是一切会突然结束,资优者不再感兴趣,甚至连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资优者的眼神飘忽不定,甚至会起身离开。所有人都非常吃惊,不知道为什么。
活动亢进:无聊感的另一面
与之相反的是活动亢进,为了摆脱无聊感,成年资优者会加大活动量。他会同时做很多事,看上去不知疲倦。其感兴趣的活动,通常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只要他的生活能按照固定不变的节奏继续,就能找到平衡。
6.很难掩盖的急躁情绪
急躁是资优者的特点之一:他处于超前状态,对于某个情景的理解、分析能力使他在所有人之前得知结果,让大家确信他知道结果,之后便是等待。他等待其他人费劲千辛万苦知道结果,或者另一种结果,他会立刻对这种结果提出异议。即使他错了,他也不知道。人们通常会觉得资优者专断、偏执。
风险:失去积极性
急躁情绪因为其各种身体和心理的感觉,以及其招致的批评和攻击,让人难以忍受,资优者最终变得缄默、消极,不再发表意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