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子最近奋战抽考,每天都要写作文,对他这个以慢出名的孩子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他的语文老师经常夸奖他的文笔不错,但是每次都要加一句“就是速度有点儿慢”,对于他的这个毛病我是伤透了脑筋,他也经常因为写作业拖拉挨了不少棍棒,但是收效甚微。
记得有一次,周末,儿子又要写作文。我先是跟他一起讨论文章的构思,接着拿本书假装很用心地看起来。说起来惭愧,到了而立之年,要我像上学那时候一样如饥似渴地阅读,那简直比登天还难,书上那一排排密密麻麻的文字像遭遇地震时倾巢而出的蚂蚁们一样,向我蜂拥而至,钻入眼球,钻入脑海,钻入身上的每一个毛孔,侵蚀我的每一个细胞,我努力地克制这种焦躁不安的情绪,不让孩子发现。但是教育专家们说了: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不能玩手机,不能看电视,而要陪孩子一起学习,哪怕是拿本书做做样子也行。哎,为了孩子,我只能装模作样地看书,任由成千上万只蚂蚁尽情地蚕食我所剩无几的耐心。

作文草稿写了将近一个小时了,手上的书也快被我翻完了,我悄悄地瞟了一下儿子写的作文,大概写了200个字。他大概发现我在偷瞄他,心虚地看了我一眼,继续埋头爬格子。划开手机屏幕,看了一下时间,又锁上屏幕——快3点了,我不得不去上班了。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用听上去非常心平气和的声音嘱咐儿子:“最多再给你一个小时的时间,你要把草稿拿给我看,否则你是知道后果的。”儿子如释重负,像得到解放一样欢呼雀跃:“没问题,老妈,保证完成任务!”我放下手中的书,也像得到解放一样,半信半疑地走出家门,上班去了。
一上班就开始忙碌起来,把儿子交作文草稿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吃晚饭的时候有点空闲时间,由于上班的地方离家里很近,我跑回去检查孩子的作业。儿子看到我先是一愣,然后迅速走进房间,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桌上,慌慌张张地拿起笔,慢条斯理地写起来。我凑上前去一看,顿时火冒三丈。草稿纸上的内容停在了我上班之前写的地方,似乎前方有千山万水,怎么也提不起前进的脚步。
“你这一下午都干什么去了?一个字也没有写。”我指着桌子上的草稿纸,朝他吼起来。我气得浑身发抖,感觉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一股脑儿地冲向脑门。
沉默,再沉默……
“我说的话你听不懂吗?我问你干什么去了?”我吼得更大声了。“我没有干什么,你走了以后,我就在看书……在玩。”声音越来越小,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更气人的是,他还用真诚而且看上去很无辜的眼神看着我,似乎在挑衅:我就是在玩,你拿我怎么办!
这无疑是火上浇油,我像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找棍子,终于在房门后找到一根小指那么粗的竹棍子,我挥舞着棍子,使出浑身力气,像山洪暴发,把压抑许久的情绪通通释放。“叫你写作业,你还这么慢,还好意思说玩去了……”我语无伦次,细长的竹棍子像鞭子一样高频率地抽打在儿子身上,我一边打,他一边跑,还试图用手遮挡竹棍子,伴随着“嗷嗷”的惨叫声。“我再也不敢了,妈妈你不要打我了,我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每次都这样说,保证了无数次,你屡教不改,每次写作业就拖拉,我忍你很久了……”
嗓子吼疼了,手打酸了,我气喘吁吁地瘫坐在沙发上,清楚地感受到背上在冒汗,我怒视着儿子,难以平息心中的怒火。
儿子一边哭,一边摸着被我打的地方,我装着什么也没有看到,继续吼道:“还不快点写!!”吼完后,头也不回地上班去了。
晚上,儿子洗澡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他后背上的伤痕,我真想抽自己几巴掌。红的紫的,密密麻麻,纵横交错,像一张彩色的蜘蛛网,布满整个后背,有的好像还肿起来了,像一条筷子粗的蚯蚓,狰狞,触目惊心,让我忍不住联想到电视剧里刚刚挨了酷刑的囚犯。我的心立刻揪起来了,这是我的杰作吗?我怎么下手这么重?真恨不得那些伤是打在自己身上,可世界上并没有后悔药。
“疼吗?”我小声地问他,抬起手想要去抚摸他的伤痕,最终,还是放弃了。“肯定疼啊!”没有抱怨,异常平静。我的喉咙里像卡了什么东西,他此时一定很恨我吧!我昂起头竭力忍住快要掉下来的眼泪。哎——,我又深沉地叹息。
第二天早上,令我出乎意料的是儿子像没事人一样,照样晨读,吃早餐,背书包上学,照样叫妈妈,好像昨天发生的事是一场梦,梦醒了,梦里的不愉快也就结束了。我以为他至少会耍耍小脾气,或者故意不理我,但是他却没有。
我开始反思:陪伴孩子成长就像是牵着蜗牛去旅行,前方也许有转瞬即逝的美景,也许有稍纵即逝的机遇,也许有精彩绝伦的奇闻逸事,可无论你多么迫不及待,无论你多么心急火燎,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方法催促脚下的蜗牛,这只蜗牛依然悠闲地,慢条斯理地一步一步往前爬。你不能代替他走路,你骂也好,打也好,吼也好,他仍然波澜不惊。就像我的孩子,他的好与坏,就像人身处阳光下,面对阳光的是他优点,而他身后的影子就是他的缺点,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只有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现实,去接受和包容他的好与坏,让他在爱的阳光下成长,那么,将来,他的内心也一定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