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执着在简书日更冲榜,仿佛长期占据榜首,就距离作家只有一步之遥了,其实是大错特错。
简书就是一个集写作爱好者用来洗练文笔的场子。究竟自己的水平距离一个成熟的的作家还有几步之遥?只要读过几篇经典文学以后,每个人的心里都有数。浓缩到国父临走的一句话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有人说,写作是自我的修行,是一场人生的疗愈。对此,我持有限赞同的态度。注意,这里说的是有限赞同,绝不是等同。
如果是等同,那么文学便如同医病,除了患者和药物之外,只与作者个人有关。如果是这样,那么对于文学社会功用的解读和存在的意义,它的价值,就等同于一个心里医生,给自己的患者每天做心理疏导,区别处只是这种疏导由自己来做,为省了一笔求医的费用。至于自己动手来做,疗效如何?这个,还真不好说。但愿不会,如本山大叔的小品所言:“病没治好,大夫疯了”,可患者依然还在病床上躺着。在梦里还在奔走呼嚎:“日更!日更”!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文学的内涵的定义,既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歧路亡羊,还自以为是,以讹传讹,误己误人。
文学,是思想的互动,是心灵的感应,是作者与读者思想感情的对流和交换。你的作品有人赞同,就会给你点赞,哪怕是没有能量的小赞,也是对你内容的认可。因为思想对路,和感情的契合,读者还会经常光顾浏览的新作,点你的关注,转发你的作品,甚至痴心不改,成为你的忠实粉丝,关注的一举一动。对于作者内容的判定,如今而论,资产不是唯一的参照,我倒认为,粉丝量的多少,和作者写出文字的数量,粉丝量、忠实度,和文字累积量,这是两个必须要参与评判的硬性指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