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高分书籍,从未让失望过。
《悉达多》——9.3分。
这薄薄的一本,今天下午花了不到两个小时读完。
酣畅淋漓!
这不是一本关于佛的书,
却让我们看到了,每个人皆有“佛”性。
100多页,道尽了主人公悉达多跌宕起伏的一生。
年少时的负气出走,中年时的放纵享受,年老时的幡然觉悟,像极了我们每个普通人寻常的一生。
读这本书,让我酣畅淋漓的,
一是作者黑塞如诗、如瀑布般的语言,
二是中外文化共通的人生哲学与智慧,让我深感大道至简,合一。
如书中所言:
(1)
“悉达多什么都不做,他等待、思考、斋戒,他穿行于尘世万物间,正如石子飞入水底——不必费力 ,无需挣扎; 他自会被指引,他任何自己沉落。目标会指引他,因为他禁止任何干扰目标的事情进入他的灵魂。”
这就像《臣服实验》的作者说的:一直以来,我只是在跟随生命之流,对任何事都不抱期望、希望和梦想。这些年我支持一步一个脚印地尽力为命运的安排服务。
(2)
在年老已至,每日面对河流时,悉达多领悟到: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一切都是本质和当下”。
这让我想起了《与神对话 2》当中的这句:
“时间是不存在的。所有事物是并存的。所有事件是同时发生的。”
读到这的时候,我不得不赞叹作者黑塞的神性,仿佛预知了一切,然后通过故事的方式来启迪人们。
(3)
当悉达多想好好爱他儿子、想教导他、为他指一条明路时,船夫瓦稣迪瓦对他说了一段特别智慧的话:
“人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担罪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难道有人曾被父亲或老师一路庇护?”
因为,悉达多也曾不听父亲的劝,要入沙门; 不听乔达摩的宣义,一路按着自心自性,自行自路,结果差点自杀而死。如今,他的儿子,也不听他的,一意只想回到那奢靡享受的地方。生命的轮回,是如此的相似。
放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难道不如此吗?
每个人的人生路,也都需要自己亲自来走。谁也替代不了。
正如博尔赫斯在《阿莱夫》中所说:
普天之下并无新鲜事。一切新鲜事物只是忘却。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也曾说:
人类唯一能从历史中吸取的教训就是
人类从来都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放弃挣扎与抵抗,
放弃各种欲求不满与期待,
接受这个世界,允许一切发生,
好好把握当下,你拥有的也只有当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