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目标自己做,不能靠别人,必须自己思考。
主动承担责任。
主动思考答案。
主动察觉情绪。
主动调整状态。
很多人课程没少学但成长很慢,原因是为了学习课程而学习,还自认为非常勤奋。不能把上课当目标,应该把解决问题当目标,把自己卷入一个成长系统中去。
生命之花:
如何应用?
1.为每个领域打分,并且把对应的面积涂上颜色。
2.你做成了什么,所以你能够获得这个分数?(即使你只给自己打了2分,也要写上你做成了什么,所以你能够获得2分。只关注正面的,你做成了的事情。)——这是一个帮助我们获得能量的话术。把答案写在每个领域的外侧。
3.今年结束的时候,你希望在每个领域分别拿到多少分?把它写在原来的分数边上。
4.把新的分数跟原来的分数之间的差距,在生命之花上用颜色。
5.为了得到你想要的分数,你会做成哪些事情?把这些事情写在领域突破这张表上。
6.在你写出来的所有会做成的事情中,把3个月内一定要完成的任务圈出来,也就是到了十月底的时候你做成了什么事情?
7.个人成长一定要带来事业的发展,分数低说明你要求高,分数高说明你太活在当下了。
8.根据领域增长目标,制定3条核心的发展战略。
如何分析?
整个生命之花上半截是成就感,下半截是幸福感。左半截是自我,右半截是他人。10点到4点方向的斜线是基础领域和竞争领域。
如果工作事业和朋友人脉分数都很高,但财务分数很低,说明你节流能力不行,需要省着花钱。
如果个人成长分数高,工作事业分数低,说明你的成长和工作事业没打通。
如果身体健康领域不满意,一定要马上调,你自己都意识到不满意了说明已经非常严重了。
我的3条发展战略:
1. 抓紧时间调整身体状态,运动、饮食和睡眠,这个已经很迫切了,不能再拖延了。
2. 财务和工作事业打通,这个系统的构建也迫在眉睫。
3. 视频记录产出成果。
我的感受:
和2018年末制定2019年目标时候心智已经大大成长了,虽然有主动舍弃的目标,但这半年进展其实算是不小,尤其是在个人成长领域上。
时间规划:
消耗时间和投资时间这类必须要做的事情一定提前预留出来,可以把兴趣娱乐 和朋友人脉都放入消耗时间中。
记得一定给孩子投入一些时间,否则会出事儿的。
孩子前二十年的时间你一定要给他留足,如果现在认为陪孩子是浪费时间,将来因为教育出了问题,从一个长周期来看孩子会更浪费你的时间,并且对孩子的一生都很不利,所以这个时间投资也是必须的。
1个月30天=720小时。
1个周 7天 =168小时。
1.我的消耗时间:10.5小时/天。
(1)睡眠=7小时/天
(2)基本保障时间(吃喝拉撒)=1.5小时/天
(3)通勤=1小时/天
(4)冗余时间=1小时/天
2.我的投资时间:33小时/周。
(1)锻炼时间=10小时/周(每周至少三次,每次3小时20分钟毛时间)
(2)家庭沟通时间=3小时/周
(3)孩子陪伴时间=18小时/周(周一到周六,每天2小时,周日6小时)
3.一周必须收入的时间核算:总时间=168小时。
(1)消耗时间=73.5小时 43.75% F、娱乐/兴趣 C、朋友、人脉
(2)锻炼时间=10小时 5.95% E、身体、健康
(3)家庭沟通时间=3小时 12.5% D、家庭
孩子陪伴时间=18小时 D、家庭
(4)其他可用时间=63.5小时 A、事业 B、财务 G、个人成长 H 自我实现
管理+财务+技术培训时间=42小时/周 25% A、事业 B、财务
阅读写作时间=14小时/周 8.3% G、个人成长
视频记录产出时间=7.5小时/周 4.46% H、自我实现
这么一计算,自己可用的时间少的可怜,所以想了下增加时间的方法:
(1)提高单位时间做事情的效率。
(2)利用重叠时间做多个事情,比如交通时间语音写作或者听有声书。
(3)每日每周都要跟进时间统计,对比分析时间预算,看问题出在哪,这个非常重要。
可能存在的问题:
事业上预留的时间可能不够,但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不高效。像柳比歇夫每天给自己定的高效工作的时间是五小时,标准是进入心流状态工作五小时,我们平时一天能进入心流状态3小时工作就很了不起了已经,大部分时间都是被打断的状态。
任务排程:
在明确了任务和时间资源金钱资源后,要用甘特图做任务排程。
对于每一项重点任务,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然后确定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且在结束时间边上写下做成以后你会收获的成果。
突破自我:
1.内在障碍的概念和特点:
是一种习惯性的,自然反应的应对机制。
(1)经常出现问题。
(2)经常难以识别。
(3)它的反面是你非常希望获得的特质。
突破内在障碍的思考过程:
(1) 我想解决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它带给我的实际困扰是什么?写出3个具体的场景。
我愿意投入多少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
(2)解决了这个问题以后,我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假如我是在一个舞台下面观看舞台上的我,解决了这个问题的我,会是什么样子的?我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3)成为这样的我,为什么这么重要?这种样子的价值和重要性是什么?
(4)当我做到以后,我在未来能够获得的更大的价值是什么?我又会获得什么价值?
(5)回过头来看,我做了哪些事情来达成这个做到的结果?
2.突破障碍需要做到发现和调整,发现后才能调整。
发现有四个阶段:不后当先。
不知不觉、后知后觉、当知当觉、先知先觉。
增强发现能力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理想状态是像金刚经中说的那样:念起即觉。
调整是调整我们的应对机制,把原来的if、Then替换成新的、主动、可控的应对机制,让你形成固定的反应。
If Then 只要出现了…… 就……
只要是听到老婆抱怨,就会发火。
只要是看到听到好吃的,就会想吃,不管是几点。
只要是一看电视剧 就 入迷……
应对机制:
我有意识的+可控的,有了靠谱的应对机制,就可以突破障碍 。
每一时刻都有那么多可以觉察的事情,遇事不思考上来就做是觉察不到的。
一次改一点,一次改一点,慢慢的就形成了自己的应对机制。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被一个内在障碍困扰出不来,我们要允许自己犯错,高手也会犯错的,不允许犯错的人肯定没当过父母,因为孩子学习过程就是犯错试错再不断改进的过程,如果不让犯错 孩子是永远都学不会新东西的。
只要是听到老婆抱怨,就会发火。对应:我有意识的知道我要发火了,就压制一下。
只要是看到听到好吃的,就会想吃,不管是几点。对应:我有意识的知道我馋了,就不吃了。
只要是一看电视剧 就 入迷。对应:我有意识的知道我入迷了,就停下不看了。
3.突破追踪:强制每天自评(打分)+使用WWW和EBI技巧。
WWW:Well With What 在这件事上,我做得好是因为我做了什么?我做的有效的是什么?
EBI:Even Better If 我把哪一方面进行调整,效果会更好?
每周使用UDH模型进行经验萃取。
UDH:Use - Do - Have
我用了什么(工具,方法,观念,技巧,态度,新年,知识,etc)
做了什么(具体的行动过程,比如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
得到了什么(满意的成果)
4.突破障碍的方式:
(1)有个安全的人相信自己,多给自己一些相信,放下攻击和指责,当你看向未来的时候投身进去 。
(2)有个安全的环境。
(3)注意力放在未来,成年人总会放在过去,你每个当下的选择都会给你一个未来。
孩子的内心是没有小妖的,所以孩子摔倒了都是笑着站起来,但成年人只要犯两次错就不做了,这就是内心有自我设限的小妖在阻碍。永澄老师的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就开始自我评价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接触社会的过程是会被影响的,所以一定要对孩子的情绪非常敏感,有障碍出现的时候就消除这个障碍,用教练技术帮助孩子成长。
《三体》中有句经典名言,人类灭亡是因为傲慢,永远记住傲慢是个大坑。
永澄老师说自己不是大神,只是个普通人,他前几年的时候也一直在虚荣的大坑中出不来,总是先说后做、留烂尾、说话不算数,经过了好一番努力才变成现在扎实的样子, 先做后说,成果导向。
总结:
这堂课对我最大的收获就是意识到了在身体健康上投入时间的不足,这块时间要先预留出来才行,总是挤压这块地时间早晚会出问题的。
关于时间预算一定要用时间统计进行跟进,随时反馈,否则时间记录了也是白记录,关于突破自我障碍这里得好好的跟进一下,这里践行后才能拿到反馈。2019年没几个月了,继续践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