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宝玉读书感悟打卡专题
阿德勒自欺欺人的目的论

阿德勒自欺欺人的目的论

作者: 梁景辰 | 来源:发表于2018-06-15 23:13 被阅读8次

初读《被讨厌的勇气》,被阿德勒那新鲜的目的论迷的晕头转向,这种肯定现在注重现在的观点简直不能更多地适应现在这个时代,与这个时代所要求的价值观更是不谋而合。可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和失忆又有什么区别呢?没有你的故事,你又是谁呢?

和很多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一样,阿德勒的理论也是以弗洛伊德的理论为根基。只不过二者在人类动机的描述上产生了分歧。弗洛伊德以性和攻击性来描述人类的动机;而阿德勒以寻求优越来描述人类的动机。纵观二人的生平便可知晓,二者认为人类的动机不同,不过是二人不同的生活经历所结出的不同的果罢了。

弗洛伊德的被试基本上都来自备受压迫的精神病患者,所以性动力学应运而生。反观阿德勒,他的被试就是他自己。身为家中六个孩子的老三,上有哥哥姐姐的光环,下有弟弟分流母亲的宠爱,这让本身就体弱多病的阿德勒更加自卑,觉得自己的价值简直少之又少。外加在学校里面同样成绩平平还被糟糕的数学困扰,甚至有过差点被老师赶出学校的经历。种种不堪的轨迹促使他奋发图强,活成了寻求优越的样板。

因此,目的论对阿德勒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他需要关注现在才能完全展现自己的价值,利用现在这个比过去更好的自己来弥补幼年时的缺陷与不足。阿德勒心理学明确否定心理创伤的存在,不去纠结过去的原因,只关注现在的目的。是因为过去对阿德勒而言并不是美好的,更不是值得回忆的。他需要现在这个功成名就的自己去对抗甚至遗忘曾经那个幼小无助又可怜的小家伙儿。因此,对于一个有雄心有壮志的人来说又岂会让过去的创伤久久徘徊在心头进而影响现在去追求卓越。阿德勒心理学认为改变可以随时随地任性发生,能够将命运的齿轮勇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知易行难。果敢地行动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还有那本就藏在骨子里誓意改变的心意。

虽然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阿德勒的生活经历如霍妮一般,那么他的理论很可能就是另外一番光景。

阿德勒目的论能够形成在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因此又回到了弗洛伊德的原因论。从这个角度来讲,阿德勒的目的论是自欺欺人的小骗局。

简宝玉读书挑战打卡—《被讨厌的勇气》

相关文章

  • 阿德勒自欺欺人的目的论

    初读《被讨厌的勇气》,被阿德勒那新鲜的目的论迷的晕头转向,这种肯定现在注重现在的观点简直不能更多地适应现在这个时代...

  • 阿德勒目的论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 阿德勒在否定弗洛伊德的心理创伤学说的时候说了下面这段话...

  • 阿德勒的目的论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本是好友,后来因学术观点不一而分道扬镳。 佛洛依德开创精神分析学,把人性分为本我、自我、超我,把心...

  • 阿德勒的目的论

    我在读《被讨厌的勇气》时,第一次接触到目的论这个观点。一个人做什么事情都是有自己的目的的。 因为不想和人交流,所以...

  • 《自卑与超越》随想-目的论

    学习阿德勒人格心理学,看到他的目的论才算是渐入佳境,不由地佩服其思想的精深。按照阿德勒的目的论,人的经历本身并不是...

  • 24/365 目的论

    24/365#概念##目的论# 【见】 阿德勒哲学课 原因论:一切结果之前都先有原因 目的论:因为目的,所以制造原...

  • 关于阿德勒的目的论

    听了几天微课,看了点书,感觉阿德勒的目的论是对我冲击最大的。作为准科学教教徒,以前学的、用的都是因果论、决定论,发...

  • 《情商课》---周记 11

    情商课的第十一周主题是 家庭成长 1.能对原生家庭表达愤怒,你起码克服了愧疚--目的论。 阿德勒用目的论来引导我们...

  • 2018-07-02人生要如何才能获得幸福

    1.纠结过去。阿德勒主张摆脱过去。聚焦当下。我们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而目的论的核心观点是,曾...

  • 《被讨厌的勇气》线上读书会,第一天总结

    1.弗洛伊德的“原因论”和阿德勒的“目的论” ~~自己在平时的咨询中也会用到这两点,一般是“原因论”在前,“目的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德勒自欺欺人的目的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ldv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