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吃面食比之前多了,特别是手擀面和馒头,这些自己原本是会的,但是最近我领悟到和面的要领,使得做出来的面食更好吃。
记得第一次和面时,老妈手把手地教,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面是用水榨出来的,而且到最后,手上和面盆里要一点面都没有。
小时候怎么也理解不了,到底该怎么榨,为什么要面是榨出来?年幼的我意味地认为,只要面和到一块儿就行了,至于其他好像不重要。
还有一次,高三那年秋天,我跟着同学到她老家玩,中午时吃的就是手擀面,当我看到一根根面条平躺在案板上,案板的宽度有限,苗条很长,多出来的苗条直接垂到案板下,一根根的很壮观。
当时的我不仅感慨,苗条这么可以做的这么好,我是做不到的。
苗条是否劲道,关键还在和面的环节,你的面榨的次数多,揉的越多,做出来的苗条就越劲道。
这几天我才悟道,先用筷子把干面粉伴着水搅拌面丝,均匀的,不能太湿,可以稍微干点。
通常,我会和两大瓷碗的面,水的是瓷碗的多半碗,搅拌之后盖上盖子醒一会儿。
十分钟之后,不能间隔太久,要不面丝就不好揉了,面丝要慢慢地揉,揉的时候先用手沾一点水,再去揉面,边揉边沾水,一直到干面粉成团。
面团不是一次而成的,要反复几次沾水,再揉,一般我会重复三次,之后便等着醒发。
醒好的面团做面条时,还要揉一揉,要揉到面团光滑、柔软,这样做出来的面条才劲道,不容易断。
蒸馒头也是这样,和面和揉面团都是力气活,而且要多次尝试之后,才知道水的用量。
这也是最近我悟道的,到现在才明白老妈的用意,在用水反复揉的过程就叫榨,这个过程确实会把手上和面盆的面榨干净,而且还需要多次才能达到。
做面食和做人也是一个道理,如果想做成一件事就要有耐心和毅力,就像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一样。
其实也可以理解为钉子精神,钉子想钻入墙或者木头,就需要盯着一个点,用力敲打直到顶入墙或者木头。
我们做事情也这样,要想做到极致,就需要不断地努力捶打,有毅力和耐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