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丽丽,这是我每天一篇原创文章之第4篇。
我专注推荐绘本、童书和适合全家一起观看的好电影,愿携手更多的大朋友,一起把快乐与幸福播撒在孩子的心中。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这是每个人生而都要面对的三个基本问题。
成年人,虽然早就对自己的来处了然于胸,仍然会不停地追问: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正是在这样的追问下,我们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的选择,选择之后的行为一步步塑造我们成为今天的自己。
现在的我,每天的时间和事情就是三大块,早起码字、白天工作、晚上陪家人,这三件事都是我发自内心喜欢做的事情。
今天要说的是为什么要早起码字?
除了工作中的各种方案和报告,我自发写的文字其实都是有感而发。小时候的我,不善言辞,六岁我才回到自己家,小孩子会有各种需求,但是有很多,我是无法对自己的父母说出口的,最初的时候,我就是坐在安静的角落里,想自己该如何开口, 后来学会了写字,我就可以写下来了,那些放弃的念头,从脑子里搬到了纸上。再后来,到青春期,除了写给自己的一些文字,我还是会用小时候的方法,把自己不敢说出来的需求写下来,故意放在父母能看见的地方,期待他们能看见并有所反应。等到了上大学时,我写的东西就很随性了。哦,对了,大学四年,跟六六(孩儿爸爸)持续写了四年的信。后来,拿起笔的机会就渐渐少起来,越来越少,最后少到了微信朋友圈的几句号、几个字。等到有了孩子,大部分写点东西的时候,都是记录一些期待回忆的瞬间。
那么现在呢,为什么开始写了、还能持续写了?
首先要解决的肯定是为什么的问题?其实很简单,每天我做的事情都是我喜欢的,而且我想要一步步做好的:陪自己家孩子阅读、推广儿童阅读、推荐好电影、帮助父母带给孩子快乐和幸福。所有这些事情,都是需要传播的,而我的一张嘴和每天能见到的人、能说的话毕竟有限,如果能写下来不仅能帮自己理清思路,也许还能给别人一点启发。
接下来就是写什么的问题了?或者是自己擅长的、或者是自己想要学会的,前者是总结提炼,持续精进,后者是成长探索。长期写下去,二者必定兼而有之。
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坚持?目前我的体会是:形成节奏和寻找伙伴。
形成节奏就很简单了,比如我,早起看书容易瞌睡,但写文字能让我清醒,所以时段选好了,其他的时间就会读书和在脑中构思。
寻找伙伴的过程,其实也帮助我解决了开始写的问题。特别要感谢启发我、鼓励我开始写的好伙伴樊登小读者火乐分会会长张志斌同志。也就是在樊登小读者惊蛰营讲师培训之前,我开始认真读志斌写的文章,默默佩服他坚持写的毅力,三期的培训下来,我才感受到写后面最大的支撑是信念,成长和分享。南京第二期培训结束后,我写过两篇,没有持续,现在想起来,最重要的是我没有get到分享的力量。当一个人诚心诚意,想要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和自己掉坑的经验分享给别人的时候,这个人一定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把自己做的事情做得更好、并且说得更明白。我感受过志斌身上得这种力量,而我也开始受到这种力量的吸引和鼓舞。现在有了【樊登小读者成长赢】里面所有小伙伴赋能,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力量通过自己的方式分享、进而自我成长。
仅以此篇,致敬我的写作导师张志斌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