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言与光
校园霸凌是一种故意的攻击行为,它更是一种欺凌与压迫。校园霸凌是可以看见的,常常包括肢体或言语的攻击,霸凌者故意排挤被霸凌者等,而它带来的伤却是看不见的。
记得有这样一部《初二三班》校园公益短片。在短片开头中,一则被传得沸沸扬扬校园霸凌视频,而视频中霸凌者正是初二三班的女生佟小雨,也正是这样一则视频,佟小雨受到了同学的语言暴力,无助之下的她选择了跳海。
可是事实的真相真的是这样吗?视频中的小女孩为什么会突然对同学大打出手?又是什么样的矛盾,不可调和,非要用这种暴力的方式解决?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这不禁让我们陷入深思。
短片中有一个镜头让我印象特别深,心理咨询老师开导小雨的时候,小雨双手紧握,嘴里战战巍巍地念叨着这样一句话: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把正确答案写了出来。

因为佟小雨解对了题,让李焕琳丢了脸,她认为,这是对她权威的挑衅。自那之后,佟小雨便受到各种同学的欺负。以下是李焕琳同学的自述。

这部短片的校园霸凌的源头仅仅是因为新转来的佟小雨解对了题,让稳居第一的李焕琳的自尊受到了打压,也认为自己失了颜面,于是她便联合周围同学一起打压佟小雨。

校园霸凌应该是要被看见的,因为它带来的伤真真切切的折磨着被霸凌者。校园霸凌如洪水猛兽,背后带来的伤害吞噬着每一个被霸凌者。
其实,校园霸凌不仅体现在行为上,有时候,言语霸凌远比行为霸凌带来的伤害要大得多。言语霸凌带来的伤更多是看不见的,却把不安,怯弱等标签无形中贴在了被霸凌者身上。就如视频中的佟小雨一样,面对同学的校园霸凌,不敢反抗,不敢求助老师,只选择了默默承受。
北大教授有这样一个观点:当代大学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这一观点,有的人赞同,有的人则持有反对意见。我倒是觉得这句话颇有道理,现在很多学生太过个人主义,他的思维中看不到他人,只关注自己的想法和存在。
你与周围关系相处如何?如何与周围人,周遭世界建立良好关系?
这才是我们该去学习和必备的技能之一。
而我们不该像视频中看佟小雨受欺负的同学那样冷眼旁观。
世界因善意而温柔,世间的冷漠只是你我之间的壁垒,而真诚和善意永远是通往你我之间的道路。
让我们携手抵制校园霸凌,共创无霸凌校园,让校园霸凌带来的伤痕不复存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