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大坝走步。
道路左侧迎面过来一家三口。
丈夫、妻子三十出头。小男孩五六岁的样子。
夫妻并排靠右侧走,小男孩脚蹬滑板车跟随在后面。
我们快相遇的时候,小男孩朝我这边他的左侧滑过来。说是滑,其实就是走路的速度,也就是说根本没滑起来。
相邻,传来妈妈严厉的声音:“去那边干啥?不告诉你靠右侧走嘛!”
小男孩嗫嚅着:“我看看。”
妈妈:“你咋不顺大坝下去呢!”
男孩没说话,默默回到道路右侧,继续跟在父母身后以步行的速度瞪着滑板车。
爸爸自始至终目不斜视,面无表情。
小男孩妈妈说的“顺大坝下去”,意思是让他从大坝与下面公路交接处的斜坡下去。这个斜坡是立陡的,接近90度,并且高度也有一米多。
不知道妈妈说了这话,小男孩感觉是怎样的。
我作为一个旁观的路人,内心一阵紧缩。
这个生活小片段看似风轻云淡,实际上给孩子幼小心灵造成的伤害却是不容忽视的。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这个小男孩一直跟随在父母身后,滑板车并没蹬起来,应该很难体验到玩滑板车的乐趣。
其次,妈妈的严厉让人感受到的是嫌恶,而不是关爱。
生活中,这种发生在亲人之间的伤害时常被我们忽视并容忍,但其实,它的杀伤力远比普通人之间的伤害大得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