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故事
玉树的灾后新建,需要这样的校长

玉树的灾后新建,需要这样的校长

作者: 刘海峰6 | 来源:发表于2018-07-19 07:46 被阅读30次

文德校长在玉树教育系统干了36年,是个地地道道的藏族人,他从普通教师,做到了教学主任,副校长,后任职玉树州中学校长,2012年9月,玉树藏族自治州第二民族高级中学灾后新建并挂牌成立,文德校长任重道远,成为了这所新建校的首任校长一直到现在。

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完全交付的情况下,教育部行政命令下达,在2012年9月份,学校必须开课。

9月18日,学校开课办学,几千名学生瞬间涌入,但学校仍旧处于三无状态,全校无水、无电、无暖,甚至连教师都不够用,除了其他学校调去的教师,学校预计自主招聘30名教师,结果,只招聘到3名教师,很多老师不愿意来这海拔4000米的地方。

作为一校之长,文德校长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全校师生的用水用电问题,他协调各方资源,买了辆洒水车,每天带着学校老师从山下拉水到学校,供全校师生日常生活使用,但这样的日子,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文德校长向上面申请,想要在学校自行打一口井。

海拔4000米的高地,打一口井,不是那么简单。但文德校长却一直努力找各个部门,州政府,财政局,地质局,钻井单位。

三年后,学校终于打井成功,井水冒出来的那一刻,全校师生沸腾了,终于结束了靠洒水车拉水的日子。

如今,那辆散水车仍旧静静的停在学校操场旁的车库里,文德校长指着洒水车,建校初期的那三年,多亏它了!

由于施工未完,学校开学时期并没有完全通电,文德校长申请资金,协调资源,买了台发电机,解决了全校师生的用电问题,从2012年到2015年,整个学校的用电,全部靠这一台发电机。

学校的暖气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每年冬天,供暖几乎瘫痪,文德校长向上面打报告,我们学校的娃娃,冬天要忍受寒冷,施工单位一拖再拖,但孩子们的上课却耽误不得,上面再向上面反馈,但却迟迟没有结果。

文德校长站在冰冷的教室里,看着那些被冻红了脸和手的学生,当即下令,全校所有的教室,改为阳面,阴面改为教师办公室,这样,在玉树寒冷的冬天,起码有阳光可以照到教室里,老师们可以冷,但不能让孩子们受冷。

但至今,学校的取暖问题,仍旧没有解决,文德校长也一直向州政府反馈,去年的时候,在州人大会上,文德校长直言不讳,就学校的种种问题向州长,州委书记做了汇报,州委书记第二天来到学校,带领州财政局,民政局等各部门现场办公,把文德校长反馈的问题,能解决的,都一一解决。

2010年那年高考,由于玉树地震,清华大学破格给了玉树区一个录取名额,那一年,正好是文德校长的二儿子旦振高中毕业,旦振成绩优异,很多人建议校长,不妨把名额给自己的儿子,也有一些学生家长找到文德校长,请求推荐自己的孩子去清华,文德校长都一一拒绝了,全州就这么一个名额,怎么能徇私舞弊呢?

最后,文德校长把名额给了一个孤儿,他跟教育局领导说,如果全州真的要选一个人送到清华大学,只有这个孩子最适合,他不仅仅品学兼优,而且在地震中,父母都离开了,清华给我们的这一个名额,要的就是这样真正需要关怀的学生,是文德校长的极力推荐,那个孩子最后进了清华。

吃饭的时候,我看着文德校长:校长,问一个不该问或者不合适问的事情,我们州里、市里领导的孩子,有多少在玉树读书?

饭桌的气氛瞬间凝固,大家都面面相窥,不知所言。我知道,或许,这个问题我真的不该问。

文德校长笑了笑:既然你直言不讳,那我也不怕什么,别说是领导,玉树州又有多少校长的孩子,能留在玉树读书上学,哪个稍有权贵的人,不是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省会,送到了北京,送到了上海读书?

但我自己的三个孩子,都是在玉树读完的小学,读完的中学,我就没有把他们送出去念书,如果连校长的孩子都不在玉树读书,那玉树的教育,该真的完了,那又有哪个校长,会真正的关心学校,关心学校的学生。

文德校长指着桌上的饭菜,就拿这做菜来说,我会让做菜的师傅吃他自己做的菜,他自己肯吃,我才会让学生吃,让老师吃,如果连厨师自己都不肯吃,那这菜一定做得不干净,不卫生,我绝对不会让学生去吃,厨师最后要吃自己做得菜,他肯定会把菜做得干净,卫生,因为他自己也要吃啊!

在一次州教委会议上,主管教育的局长问台下的各位校长,你们之中,有多少孩子,是在我们玉树读书上学的?我知道,文德校长的三个孩子,都是在我们玉树读完中学,考上大学的,其他校长的校长呢?

少,很少,甚至连稍微有些权利的学校主任,都已经做好了把自己孩子送到西宁上学的打算。

但这又能怪谁呢?玉树的教育本来就落后,哪个家长,不希望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好的地方读书呢?文德校长叹了口气。

走的时候,我给文德校长拍了张照片,我对他说:玉树,需要你这样的校长。

文德校长

文德校长挥了挥手,我不是最好的校长,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办好教育,给孩子们争取更多的机会,也希望你们能多帮帮我们。

我与文德握手挥手告别,突然觉得他的手,很有力量,也很温暖。

或者在玉树,还有很多像文德校长一样的从教者,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发挥光和热,照亮这些山区藏族孩子们前行的路。他们会拼尽所有,老骥伏枥,播撒阳光传道受业。他们是玉树教育的希望,是灯塔,指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默默前行........

相关文章

  • 玉树的灾后新建,需要这样的校长

    文德校长在玉树教育系统干了36年,是个地地道道的藏族人,他从普通教师,做到了教学主任,副校长,后任职玉树州中学校长...

  • 时隔六年,玉树灾后新建校为什么拒绝在验收书上签字

    2018年7月2日,我随调研组飞往海拔4000米的青海省玉树州,调研这里灾后重建的学校,上午,我们调研了玉树藏族自...

  • 灾后

    灾后的重建是漫长而缓慢的。我们虽然灾后第二天就向保险公司申请了理赔,也一直过了大半年才真正把房子和院子里所有损坏的...

  • 灾后

    今年第14号台风“莫兰蒂”于9月15日凌晨3:05在厦门市翔安区登陆,这是今年以来全球最强台风,也是1949年...

  • 灾后

    周六的强风暴席卷全村,截止目前为止,还有朋友家没电没网。今天长周末后要上班了,没网没电居家上班的亲们仍然需要耐心等...

  • 厦门印象(上)

    这几天,一组厦大校长在台风过后巡视受损校园的照片刷爆了朋友圈,看着老校长的背影和校园灾后的情形令人心酸。特别上网查...

  • 盛开在深山里的“花”

    在玉树的第三天,我有幸参观、认识了灾后重建的学校---萨呼腾镇中心寄校。 汽车载着我们“4700小分队”穿山涉水2...

  • 置身灾后的“震中”

    阴差阳错的一次短途游,来到了绵阳北川。1个半小时的巴士把我们放在了地震爱国教育基地,在简短的参观了基地以后我们决定...

  • 灾后感怀

    凉风习习秋意浓 农家福寄此节令 绿色满园望秋实 一阵风雨转头空 指手问天何不公 常时降灾把农坑 天下田家最辛苦 命...

  • 灾后重建???

    疫情犹如蝗虫过境,寸草难生,片甲难留。 虽然前期便已经有了未来很难的意识,但是真正开始发生在身边时,才更有体会。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玉树的灾后新建,需要这样的校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jz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