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会去祝愿别人生活安宁,希望被祝福者生活幸福,希望这个人可以无忧无虑,不用面对什么纷纷扰扰。但这种祝愿往往都是妄想,并不符合人们的天性。
那我们的天性是什么呢?好像是我们总想寻找些什么?抓取些什么?做些什么?感受些什么?体验些什么?创造些什么?……无论什么, 好像都有趋乐避苦的本能!
就像是不甘于寂寞的人,更需要刺激的生活一样。安宁反而是我们最不愿意接受的东西。
为了寻找刺激,我们甚至甘愿为此付出代价。如果我们有比较的念头,那我们不必因此而指责那些为了寻求刺激甘愿付出代价的人。因为没有什么是不用付出代价的!
关键是如果我们能在刺激中寻得慰藉的话,那么付出反而是值得的。只是怕我们在追寻刺激的过程中没有得到想要的慰藉,而是在刺激中迷失了自我——没有得到慰藉,反而疲惫不堪。
我常会有这样的体验,满怀期待又不尽人意!
对于那些在追寻刺激中疲惫不堪的我们来说,如果此刻能沉静下来,好好想一想我们追寻刺激的最初缘由,就会发现,刺激不过是我们排遣孤独的一种方式——刺激转移了我们的注意力,安抚了我们的欲念,所以刺激过后才会给我们带来安宁。
但是,我们忘记了刺激过后的安宁才是我们真正追寻的东西,结果是让频繁的刺激麻木了身心。不再有如初的好感觉了!
可见,偶尔的刺激效果显著,如果刺激成了公式化的东西,那么一切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正如一名绅士偶尔打猎,会认为打猎是一种刺激,是一种高贵的乐趣;但换作以打猎为生的猎户,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
归根结底,我们若忘记了自己贪得无厌的本性,以为自己是在驾驭刺激,寻找慰藉,却浑然不知自己已经被刺激所驾驭,这样反倒成了刺激的奴隶。
就好像我们只想寻欢作乐,而不愿承担寻欢作乐后的后果!我们只想要符合自己心意的部分,对不合心意的怱视不见或者极端排斥!
虽然我们知道,万事万物都是生灭变化的,本质是无常的,但是我们还是会对本质无常的愉悦感受产生习惯性的贪爱、执着的反应,希望其永驻;而对不愉悦的感受则产生嗔恨、排斥、压制等反应,希望其快快消失。 以我们的分别之心面对无分无别的无常,不痛苦,不烦恼才奇怪呢!
因为 我们害怕独处,恐惧孤独,所以才会本能地在刺激中寻求慰藉;同时我们又本能地意识到,喧嚣背后才是最为极端的孤独,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刺激背后的安宁。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在我们身上形成一种混乱。
因此,我们才会时而向往孤独,时而寻求刺激。如果能随心所欲地驾驭这两种本能,让其相辅相成,我们才能真正打开幸福的大门,享受真正的心灵的安宁。
寻找安心的人的烦恼是一直无法在寻找中获得安心,因为她放不下寻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