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食,每个人都是心驰神往的。到底什么才算是美食呢,高大上的西餐、接地气的小店、还是网红餐厅,抑或是地方特色,作为一个18岁前只吃家常便饭的人,从上学、工作、漂泊中,一直都在努力地寻找所谓的美食,对于美食的追寻可以是不遗余力的。虽然我品尝的美食不算多,但是绝对算是“挑食”的人,所以对于美食的标准也要求极高。
在北京期间,这一时期主要源于食堂。大学食堂确实是一个值得寻找美食的地方,即使当时被传闻为帝都最好吃的几个高校食堂之一,吃了四年的我早已经吃腻。当时的食堂有三大食堂,外加清真食堂、小餐厅、小吃城这一模式组成。除了自己的食堂就是学校周边的小餐馆,龙腾轩和北京炸酱面是我们聚餐最多光顾的,主要是针对班级和学生会聚餐,第一是实惠,第二是量大。夜宵炒饭烧烤小吃摊估计也是当时一个重要来源。现在看来,这些也只是能满足当时朴素的学生生活。
毕业后,开启了工作和生活,迫于工作压力,当时寻找美食的动力不是很足,一方面是来自于公司聚餐和公司同事(最好是当地土著),印象去过一家日料自助、便宜坊等。大众点评、微信公众号也成为一个主力来源。大众点评的优势是有大量的实拍图片,包括菜单和环境的,对于完全不熟悉的情况下可以参考。一个常用用法是在附近的定位搜寻美食,但是这个适用于比较着急的时候,缺点是往往并不是真的满意,很多时候去了之后就是排队人多,实际上好不好吃还不一定,搜出来一般是网红餐厅比较多。目前点评上有很多榜单,比如xxx地方美食口味榜、xxx湘菜环境榜,这些榜单相对更具参考价值。
如果仅靠点评,很容易遇到靠刷单刷起来的新店,容易踩坑,这个有遇到的,当初在重庆我为了找一个烧饼摊铺浪费了好多时间,去了才发现好小一个摊位,虽然很便宜味道也可,但是和花费的时间相比真的是没有必要,最重要耽误了吃正餐的时间。现在微博和公众号等自媒体的兴起,本来更多更具个性的推荐榜单应运而生,这本来也是一个很好的来源,不过慢慢的这个途径也出现了大量软文,鱼龙混杂,某种程度上可以找到,但是也达不到我心目中的美食级别。
仅靠这些的话,不免会遇到很多坑,尤其去国外。年初我们去了泰国,在点评上找了一家叫凤飞飞猪脚饭(https://www.sohu.com/a/230968959_100135330
),位置在清迈古城区附近,当时考虑不远才去的,否则非常不推荐大老远吃这个猪蹄饭,后来我们在曼谷的一个地铁站的小吃铺买了一份鸡肉炒粉,印象是50泰铢吧,当时打包根本不抱任何期待,回到酒店吃的一根不剩,鸡肉量也很多。



如果现再问我,如何寻找美食,你需要有几个靠谱的信息来源,信息来源应该是一些人,可能是你认识的特别会吃的朋友(朋友圈)、可能是微博或者其他社区上的非网红(抽屉、chiphell是我经常逛的)、吃货女朋友,另外有一点,不能过度迷信他人的推荐,每个人的口味都非常不一样,大家寻找美食的目的也是不一样的,星爷的电影食神中最后的美食大赛,星爷靠一碗叉烧饭让女评委如初恋般感觉,最终胜出。

以下我贴一下我在吃的时候认为是美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