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陪孩子写作业,我相信所有的家长都会有些痛苦。就拿我家小妖来说吧,孩子一学习,一会儿说爸爸我要上厕所,一会儿说爸爸我要喝水,一会儿说妈妈我的本子不见了,一会儿说妈妈我的橡皮找不到了……
前面努力了20分钟,好不容易开始写了,前面好不容易燃起来的热情被她一泡尿给灭掉了。结果她表现得无精打采,平常会做的题,20分钟也做不完,平时1个小时能完成。
开始我也是不停得忍啊忍,忍啊忍,最后终于忍不住的时候,“腾”的一 下就发火了,平时的小可爱一下子变成了可恶的小怪兽,所有的洪荒之力一拥而上。然后各种打骂吼全来了。
打骂吼完了后,其实我也后悔,担心在盛怒之下,控制不住力量,带给孩子身体和心灵上的创伤。同时反思,我们两口子都是正儿八经的正牌大学出身,为什么会对一黄毛小丫头束手无策。于是我就请教了德高望重的我市退休的特级教师汪老师。他的一番话让我意识到,可能陪读的坑,我正在一步一步的踩。
汪老师指出孩子低年纪的时候家长打骂吼还管用,越高年级发现越来越难,这个时候到底怎么办? 为什么打骂吼全不管用?

一、 陪读误区第一坑:打骂吼
1、战斗逃跑反应
孩子一害怕,就会激发他身体中的一个本能反应,战斗逃跑反应。医学上我们的大脑会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以大脑额叶,大脑皮层中的额叶,额头里面的那个部分为代表的理智脑;另一部分是以我们的杏仁核为代表的情绪脑。理智脑负责思考意志,而情绪脑爆发的时候,如果一个逃跑反应激发了情绪脑的按纽,孩子的理智脑思考就会变得很慢。
战斗逃跑反应,会激发孩子的情绪脑,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爱学,不会学。
2、兴奋和抑制
孩子的大脑额叶没有发展好,所以他神经的抑制功能不强。这时候你会发现,孩子兴奋的事行,让他抑制的事他就会很难,如果你让孩子玩手机游戏,看电脑视频这事容易。但是放到学习上,没有兴奋的过程,所以坚持下来很难。整个小学阶段,他的大脑额叶没有发展好,要到14岁左右才能发展成熟,所以整个童年期,孩子的主动抑制都会比较弱。
整个小学阶段孩子的任务是什么?他就要从游戏书、故事书,这些能够吸引他的这种事情中,他从被吸引的状态,发展到主动 的、有目的的学习。
这个真的很难,基本上都是很难做到,需要家长的支持的,光靠打骂吼是达不到目标的。
二、陪读误区第二坑:佛系育儿
1、佛系育儿的错误
目前幼儿园的主导活动是游戏。小学的主导活动是学习,孩子要在学 习上学得好才行。
如果孩子在学习上学得不好,会不快乐、没有信心。而且,在小学阶段,孩子的自我评价,他是靠外在的社会比较,跟别的小孩子比较的过程之中,他给自己定位。所以这个阶段我们空洞的说一句话,成绩好坏无所谓,你快乐就好,是不行的。孩子的自信心,面对学习中等、无能感是会崩塌的。
2、构建学习行为和能力
这个阶段一定要帮助孩子,他有困难我们帮助他解决困难,这个题他不会,我们帮助他去学会,当他在学习能力和学习行为上提升的时候,孩子才能够胜任学习。
三、其他陪读误区:其他坑
1、盯得太紧:孩子学习都是被你盯,被你催。孩子内在的主动性就形不成。等到他的年龄长大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越推越 难。
2、目标太高:家长定的目标太高,结果孩子努力了好多次都达不到,孩子便会害怕学习,厌倦学习。在学习上觉得自己没能 力,孩子便会无助、逃避,当逃兵。
3、不停地催:强化了孩子的慢慢慢,你越催,孩子的拖拉行为越被强化,孩子越看到自己的定位,孩子变得更加拖拉。
4、唠叨一百遍:孩子不行,父母便会唠叨,唠叨—百遍之后, 父母还说,唠叨了你一百遍都不管用。唠叨十遍不管用,就得换 办法。
听了汪老师的一番话后,我恍然大悟,这些坑我基本上一个个都踩到过,而孩子也变得不太爱和我交流,亲子关系也不像以前那么和谐,感谢汪老师,又让我学到了新知识!也希望能对阅读此文的其他家长有用,希望你们不要踩我走过的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