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风效应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了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
北风使出浑身解数,狂风呼啸,试图吹掉行人的衣服。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寒冷,便把大衣裹得更紧了。
而南风徐徐吹动,使天气温暖起来,行人因为觉得暖和,相继脱掉大衣。
这场比赛,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就是有名的“南风效应”,也说明了在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时,一旦方法错误,那么不但不会有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我们都很清楚“见人下菜”的社交法则。其实,不仅是在人际关系间,在工作上也是如此。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聪明的人需要拥有一定的“弹性”,温柔灵活比极端刻板更有效果。
允许别人比自己优秀,是一种聪明的处世法则。
因为花太多精力在这些看似狂风与暗涌的斗争上,势必导致工作不精和事业发展缓慢。
但是,如果学会灵活地和自己的竞争对手相处,各取所长,互相合作,相处的方法一旦转变,正面的效果就会有所体现。
毛毛虫效应
为什么觉得自己在2017年明明很努力,却依然没长进?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做过一个实验:将毛毛虫首尾相接,围成一圈放在花盆边缘,在不远的地方撒一些松叶作为它们的食物。
然而,毛毛虫夜以继日地不停绕着盆转圈,没有因为饥饿转向食物,最终精疲力竭,相继死亡。
很多人总是用“做了多少”来评价工作质量的优劣,并不关注结果。他们盲目地跟随着既定的路线,从未想过重新思考“重生”的方向。
这是“埋头拉车”,一味追求前进,但大多方向不明。终有一天倾尽所有才发现,做的都是无用功,而满足感全都来自自我感动。
在新的工作生活来临之际,每个人也需要寻找到自己的突破口。
如果觉得停滞不前,不要再埋头苦干,试着抬起头,看看周围是否有更广阔的天地、更开阔的视野。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阿尔弗雷德说,“我们的烦恼和痛苦都不是因为事情的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加在这些事情上的观念。”
全新的开始,认清自己的心,聪明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