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7分的评分,该剧讲述了清末民初山东周村一个名叫陈寿亭的讨饭少年胸怀大志,被周村通和染坊周掌柜收为义子后苦学染布手艺。十年苦心经营后与人共同创办大华染厂踏上了工业印染之路,终使大华染厂发展成为青岛第二大印染厂。
墙裂推荐做生意的,想做生意的,对这方面感兴趣的去看这部电视剧。
今天看第三集,重点有两个感悟!
1、做生意,方向很重要,方法也重要!
陈六子发现他们染的步都是卖到村里,买家砍价利害,而且这样下去很有可能就赔了。
他的想法是要干大的,让商家有利可图!
第一、要抓住外埠的大买家;
第二、要让青岛所有的十八家布铺都卖他的飞虎牌;
这就是方向。
方法是:
1、让人也就是家驹带着太太去住渤海大酒店,目的就是截买家,他们来青岛买步都是住这里,只要见到买家,二话不说就请客;
2、刚开始干,不能规规矩矩的,虽然和市场另外一家协定不能降价,那就一匹布里多给五尺,相当于变相降价;
3、让酒店的人见到买布就告诉他们,另外他还让家驹给酒店的掌柜(也相当于酒店的管理,和现在的职业经理人差不多)让利,只要挣了钱,也有他的份。
小六子说,现在的人不给点好处,让别人帮你干事,门都没有,其实现在也是一样的。
他还说,干买卖有的钱能省下,有的钱不能省,花的是小钱,挣的是大钱!
PS:经典一幕,陈六子工厂派人来酒店谈截人的事,一年10个大洋,先给5大洋,给了钱后,这个人暗示他也没碰上过这样的好事,于是酒店的人也明白,回了2个大洋给他,他再暗示从没碰到过啊,一边用手摸脸,只伸出3个手指,于是酒店的人就明白了。
陈六子还自己去到布店里利用方法让店铺绝对卖他的布,具体方法是:
1、给伙计,就是店员,年下去领钱,一个大洋,只要他们拼命的推他的飞虎牌。
当时那个年代闹饥荒,伙计根本没钱领,只管饭,其他啥也没有,而且当时一个大洋是很值钱的。店掌柜提出,把钱给他,他代发,陈六子直接指出,钱给你,你就不发了,当然不是非常严肃的说,要不掌柜就反感了。
这么做是对的,不能奖励公司,要奖励到最下面的人。上份工作的老东家也有做过活动,就是产品演示,只要每个月演示次数够,满足要求,就奖励100元/次,可有的代理商做的次数不多,有的做得多,原因就在做得多的是把奖励给到去演示的员工,做不多的,根本没说有奖励,其实就是老板当奖励公司了,而不是奖励给下面的员工。
电视剧讲得真透彻,这个道理亘古不变!
2、给掌柜的利是卖一匹布就给他两毛,卖五匹就是一块了。用陈六子的话说,当时一亩地不到10块,她给掌柜的算了一下,如果卖个几百匹,就很多田了,这不是小财了。
3、在出门时,故意跟账房说句话,然后暗示他出来下。目的就是跟他说每匹布里有他一尺好处,年下去结账。账房直接表态,一定用心卖,卖飞虎牌多了,就少进对手的布。
整个安排下来,把布店的掌柜的、账房的、伙计的利益都安排得明明白白,这样别人肯定使劲卖他的货。其实我们现在的一些生意也是可以借鉴的,比如如何平衡好所有人的利益,这都是非常关键的。
这里又说个事,如何维护和大有钱人的关系?
之前陈六子是要饭的,去到一家富贵人家,当时富贵人家留学回来的儿子苗先生给了他一个馒头,从此小六子每年都是拜年,一进门二话不说直接磕头,其实就是回报当初的一个馒头,不过苗先生很感动,都拉他去他那里干,但六子放不下恩人,不去。苗先生现在知道六子的花钱让客户让他的酒店,他直接不收费用,而且还不让对手去做,吃饭可以,但住不行!而且只要钱不够,他还可以借钱给六子。
另一方面,家驹带他新潮的二太太截胡买家了,效果不错,货已经卖到了不少外埠的货,钱已经收回来了。
后面又发生了件是,学生示威游行,反对把胶州湾割让给日本人,学生游行都举着横幅,就是用布。
所以他直接把自己库里压的布送给学生,不要钱,只要打着就行,后面是飞虎牌的名字和宣传标语,前面是游行标语,另外还送给学生菜摊,还给学生又送饭。
这就是最初的广告宣传啊!
就这样,几个步骤下来,自己的货就越卖越多了,对手就卖少了,头大了,但是又没办法。
总的来说,几个场景很震撼,一是他对染布厂方向的计划,二是实行的方法行动,三是暗吃回扣,给5块大洋,自己收回3块,四是把布店里所有人的利益都照顾到,让他们使劲的卖他的布。
第二集感悟:《大染坊》第二集感悟,值得一看的电视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