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9号 礼拜四 农历8月18
气温18/36度 晴 空气优47
我请教了豆包,问黄山地区现在都快十月中旬了,为啥一直持续三十多度的高温无雨?
回答是:黄山地区快到十月中旬还持续三十多度高温无雨,主要是受副热带高压和冷空气活动的影响。
当前副热带高压异常强大且稳定,持续控制着黄山地区。
副热带高压控制区域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可以更多地到达地面,使得地面和近地面大气获得更多热量,从而导致气温升高。同时,副热带高压阻挡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下,冷空气难以到达黄山地区,无法与暖湿气流交汇形成降水。
此外,全球气候变暖也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高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增加,使得黄山地区的气温更容易偏高。
据天气预报,黄山地区10月14日将迎来小雨天气,高温情况有望得到缓解。
再过几天,高温应该会降下来吧。
只是这个月电费超高,空调开的多,七八九三个月都在200多度,我们这里居民每度电0.5653元。
这就是高温带来的生活成本,没办法的。
白天窗帘根本不敢打开
继续贯彻落实心静自然凉的原则,过好每一天,极简,缓慢,不负好时光。
只是慢生活,是有底气的自给自足,不是好吃懒做的得过且过那种。
早上还是去户外活动,运动真是一个极好的爱好,户外有氧,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气息,像我这样的年纪,和性格,不要剧烈激烈过度的活动,超慢跑,太极,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太极,一小片树荫下,不需要任何道具,就可以练起来了。时间控制在一个多小时左右,也不宜过度发汗。
九点多钟回来,开始练琴。复习老歌的速度还比较快,新曲子还是慢练,一句一句磕,没练出来多少。
午休起来看会书或者听书,今天听史学大家许倬云先生的《说中国》,从新石器时代开始说起,一直讲到中国最后一个皇朝清朝结束,时间跨度一万多年。
这本书被大家评价为“万古江河,绵延中国”。也是头一听这大部头的历史书。
许先生是江苏无锡人,1930年出生,正好赶上了日寇侵华。他跟着家人四处避难,还遭遇过日军的轰炸,所以他对中国的山河破碎,中国人的颠沛流离,都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许先生后来赴美留学,1970年,他开始担任匹兹堡大学历史系的教授。
2025年8月3日,他在匹兹堡去世,享年95岁,也就是二个月前的事。
许先生在前几年曾经接受过一次采访,有人问他,你这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呀?他说,但悲不见九州同。因为他长期生活在宝岛。
今天还没听到一半,明天接着听。
听书和练琴时间都过的快,日子不觉得无聊。
周国平老师在《人与永恒》里说,无聊者自厌,寂寞者自怜,孤独者自足。 我愿意做一个自足者。
安静待在家里,是对付高温的好办法。家和房子之间是大于号,不是等于号。一砖一瓦是房子,一点一滴才是家。
人生如棋,不管你甘不甘愿为卒,都没有回头路可走。所以,你看我虽然走的慢,却不曾有谁看我退过一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