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阅读的是《深度思维》第八章兵法思维第一节和第二节。
人生如打仗,打仗要懂兵法,兵法思维讲述的是这样一些思维模式,如何规避风险,捕捉机会,掌握主动权,以确保在漫长的人生中取得总体上最优的发展。学业是战斗,求职是战斗,升位或创业更是艰苦卓绝的战斗,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战斗,汇聚成了这一场生命的战斗。我们命运的战争需要的是道,要将深刻的智慧应用于生活,设计自己的人生胜负手,所以要懂得一点《孙子兵法》,《孙子兵法》中的各种思维是环环相扣的,相互推导配合,其体系非常的严密。
先胜后战,为自己设计一条永不倒下的路。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孙子兵法·军形篇》经常获得胜利的军队,他们的作风是先知道会胜利,然后才去打这个仗。“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做事情最怕满传,搞不清楚状况就一头冲进去。
聪明人也有可能犯“败兵先战而后求败”的错误,主要原因是缺乏足够经验和知识储备的领域。有状况波动,如情绪激动或低落的时候。胜利的经验会让我们盲目,有些事情就是特别的危险。先胜而后求战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往往我们以为自己领悟了,其实还没有,没有纯熟、纯粹的领悟。大概知道先胜后战这回事,和深刻理解并应用先胜后战的理念,是不一样的人生。胜利者的样子是先胜而后战。
在某些领域,要确定必胜是不可能的,对于先胜后战的理念并不完全理解或者认同的原因。一是因有些事情就是无法绝对先胜后战,就连战争本身也是如此。要解决这个问题,从理论上来说就是,即便不能绝对保证胜利,那么至少要尽可能把风险降到最低。二是如果严格执行这条理念会太过保守,错失很多机会。这个世界很多时候是盈亏同源的,利润就在风险里。 我们需要通过凯利公式来进行解决,一件事情有可能顺利,也有可能失败。胜算越高,投入越大,能赚得越多,投入越大,如果可能的亏损太大,算出来的是负数,那就不投入。如果赢了也不赚钱,那么我们也就不投入,如果输了也不亏损,那么就应该全力去投入。
先胜后战包含的是知己知彼,事前计算的理念,告诉我们不要莽撞盲目,先算清楚胜败在行动。凯利公式又为这一理念打上了数学补丁,告诉我们具体的怎么计算,让其更加具有可操作性。
虽然我们的人生不是靠计算得来的,但是如果我们利用兵法思维来解决人生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还是能够让我们更具计划性的,希望自己能用好兵法思维,做人生赢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