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6月7、8日这几天,全社会都充满了紧张感,尤其是全国几百万的高考同学,据统计今年的全国考生有975万,但比起参加高考的学生,他们的父母可能现在才是最紧张的。

父母对于孩子的期望值都很高,蛰伏多年只为今天背水一战。回忆自己的高考记忆,还是有很多记忆尤深的事情。我参加过两次高考,但区别却不大,因为我上了同一所大学。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实说出来十分的惭愧,一般来说,我所在的学校高三复读一般分数会提升50~80分左右,当然也有超过100分的,那就是进步神速了。而我复读一年结果总分提升了3分,一年时间就只有3分,说出来都不太好意思,但自己也没有什么后悔的。
两次高考,我都没有多少紧张感。
其实在高考之前频繁、高密度的模拟考试让人已经进入疲态了,老师也常说就把高考当做一次平时的考试就好,不要想太多,对于高考要做到战略上轻视、战术上重视。如果说真有紧张感,那我可能第二次会比第一次紧张,因为毕竟是第二次参加考试,所以对自己的要求和希望更大。
其实高三复读那一年,我自己的状态一开始就不太好,记得那是夏季最炎热的时节,满满的教室里坐了快100人左右,因为来迟了只能在最后面找了一个空位坐下来。

头顶的六个电风扇飞速的旋转,赶不走的还是炎热和躁动,大家互相问候彼此的落榜分数,以及怎样落实今年新的目标。每个人都是摩拳擦掌、信誓旦旦,我还是有点提不上气,一直到后来的状态比较一般。
记得有一次老师问我是否感觉压力大,我笑着点了点头,老师并没有说什么,带过多年的高三复读生像我这样的学生已经司空见惯了。
复读后第一次的模拟考试很快就开始了,老师也要掌握学生的成绩大概在什么阶段,结果很明显,我考的不太好。
说实话,因为实在是太热了,教室外面热辣辣的太阳,校园的草坪光秃秃的只剩下干枯的草。每天都要跑着去食堂吃饭,不是赶时间,只是因为晚了不仅人太多,而且基本上都是剩饭剩菜了。所以只要下课的电子铃一响,大家都一起冲刺涌向食堂,这样的阵容真的非常壮观,士兵打仗一样。
学校每年元旦会举行越野比赛,男生10公里、女生6公里,我记得第一次成绩全年级排名200多,全年级男生900多,所以也算是很好的成绩了。
第一次高考的时候,考场就在我们学校,这样就很熟悉了。更巧合的是我的考场在读高一时的教室,而且我在桌子上刻了几个字,而这几个字就是我高一时候用小刀刻的。坐在自己曾经坐过的教室,还有自己刻过字的课桌,真的是太有缘份了!
第二次考试还是在我们学校,我记得一个考场有三十人,习惯性的抬头寻找认识的人,有三个人我认识,每次考试遇到认识的人感觉舒服很多,互相加油鼓励,就不会太紧张了。

高考可以让人选择一个城市去生活四年,我当时报志愿都是外省的,要么西南、要么东北,都是中国最远的两端,后来就去了昆明。上大学离家1500公里,现在工作了离家还是1500公里,而家就刚好处于中间位置。
高考加油!为正在考试的所有考生加油,不要想太多,这两天一结束就可以有长长的假期,还有美好的大学生活,还可以在大学找到一个对的人,和自己一起快乐的玩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