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十七、花事论

三十七、花事论

作者: 红叶竹马 | 来源:发表于2020-06-15 16:50 被阅读0次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唐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佚名《桃夭》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卢仝《有所思》

南方的夏天已经到来,纵然园中还是有些花盛开,但满园的绿意,以及艳阳带来的热气,都让人没有了赏花的心境。但偶尔看见池塘中的几朵莲花,却足以慰劳夏季的酷暑。

从来,除了少数的几种花,春天都是花的季节,可能为了省去那些传粉植物的劳苦吧,也珍惜时间,及早播粉,后面就能结出果实,早一点繁衍后代。生命竟是如此集约。

更妙的是,花的花粉和香气,不唯对花本身有效,对采花的昆虫,对人甚至也有效。当然,这也可能是人对花的人工选择导致的结果。总而言之,确实到了春天,看到百花盛开,心中的情愫也会一点一滴暗中滋长。正如李商隐写道:“春心莫共花争发”。

且不谈进化。人与物的相遇,都有因缘,与花的相遇,也十分奇妙。花毕竟是一种植物,是被动的,没法主动向人示好,然而人却常常从花中读出了人事的变迁。“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花若如人,那便需如孤蓬般流离了,而人若如花,却能在一亩三分地静守平静安乐,看世事如浮云般变化,看似柔弱,却能把自己生生不息的爱和美传承。

花本来都是如此纯洁,但因为人观赏的眼光,又把放在自己身上的三六九等,强放在花身上,于是有了一些偏见。桃花总是跟风流扯在一起,而梅花素来是君子的雅品,荷花也显得“出淤泥而不染”,特别清净,甚至被佛国看好。实际上这都是分别心。

偶尔看多了程式化的花,尤其是人工培育痕迹过重的花,更喜欢看野生的花,忽然就把整片绿地点燃了。记得一日去西湖观菊花展,本是花之隐逸者的菊花,应该是篱落淡淡地开着的,却成了争奇斗艳的样子。问题是,不是它们自己想要争奇斗艳,而是人要如此,所以甚至用一些铁丝将菊花的身形固定,菊花展之后,多少菊花顷刻死去,只为满足人类一时的观赏欲望。

所以,合于本心就是美。我喜欢张九龄说的“草木有本性,何求美人折”,不求美人折,也不在乎世俗的眼光,从这个角度说,花都是纯洁、可喜悦的。

反过来,人是动物,人的本性在于活动,虽然流离,但也助长,没有年少时的漂泊闯荡,恐怕也不会去珍惜眼前平静的美好。只是人这一生,很多事情都是瞎折腾,包括我们对幸福的苦苦追寻,反而使我们远离了幸福。

其实,起初的人类,只要稍微控制下人口和自己的征服欲,就可以很舒适地活着山林之间,当然,偶尔的天灾那是谁也躲不过的,即使现代社会也很难,但起码死得自然,其他动物也是如此的。但我们还是走得太远了,文明背后,人被约束住,很多正常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却被一些假的制造出来的非“本我”的事物搞得头昏目眩的。

我趁着周末的时光回到农村,回到乡间,再翻阅那些崇尚自然的人所写的书,如《瓦尔登湖》、《沙郡年纪》、《夏日走过山间》,才发现我们一直在寻找的,原来一直就在我们身边。小的时候,赏花是很自然的事,长大后,城里赏花却要去公园,大部分人住在蜗牛一样的套房里,十分不通透。想想看,花能在室内生长吗?不能。花都知道起码要个阳台,人却往往连个心灵的阳台都忘了给自己。

所以,花在提醒我们,对于21世纪的人类来说,大多数花都是他们的前辈,都曾经和我们的祖先深交过。因此,它们懂我们,它们用那一瞬的美,不仅仅哺育了后代,更唤醒了我们麻木不仁的感官和被人植入过的意识。看花,你不需要懂太多道理,就能明白生命之妙;花一个晚上的时间,守护一朵花开,你就能明白爱是怎么回事;在花下流连,由花想到人,而不是去花店买一束整齐划一的花,你会更明白相思的滋味;读一读花的诗,你会想起,你生命那些闪光的岁月。

花当然会逝去的,也会老的,但我觉得,爱本身就是最美的花,越饮越让人沉醉,褪去那些表象,灵魂里,我们和花再次相遇,这一次,让我们抱紧她。

花事咏

从水出来

复归于水

维纳斯从荒芜的人海升起

刹那令人类千万年砸石头的儿戏

了无生趣

带来青春的回忆

带来想念的气味

带来那些被忙忙碌碌漏过的红色沙粒

带来一阵风中与灵魂相拥的舞蹈

看,你是如此柔弱

你却是我们一切征服的征服者

花瓣洒落成雨

却把爱代代传承

走过山间

与那些天使聊聊

千百年的故事改不了

她们一年一次的梳洗

我想起了身上带花的女子

她们让我忘了时间

让我们生活的每一滴都是青春

蝶恋花·花事相亲

百岁几多沉醉路?一入江湖,空把花期误。谁送芳香清若许,相思瓣瓣风中舞。

忘却时光千劫雨。梦醒回眸,君自亭亭伫。心若相逢春不古,美神踏月魂初曙。

相关文章

  • 三十七、花事论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唐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佚名《桃夭》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

  • 红楼梦诗词赏析——117.芳心一点(探春海棠诗1)

    目录三 咏白海棠(第三十七回) 花事链接 [说明] 这是大观园众姊妺结成“海棠诗社”后首次吟咏。李纨被大家推为社...

  • 三十七、论食神

    食神本属泄气,以其能生正财,所以喜之。故食神生财,美格也。财要有根,不必偏正叠出,如身强食旺而财透,大贵之格。 若...

  • 提高成长率的方法论——财富自由37

    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读书笔记之三十七:提高成长率的方法论

  • 日更第173天@戚戚烟雨,孤舟漾漾在世外。

    不奢求,不束缚,不算计,岁月如水,不妄言缘分深浅;花事三千,不问因果原由。低眉故事,又何须论其悲喜长短?看雨,听雨...

  • 认识爱之神

    第三十七章:牛魔王论亲情 老牛被圣灵充满,发声说: ‘’众人哪! 你们从爱情走向婚姻,就有了家庭。从婚姻和家庭,你...

  • 《知识论》读书笔记(三十七)

    《知识论》读书笔记(三十七) 2022年9月14日 理解这一部分有点困难,费时不少,好在没有放弃。 加油! 4,或...

  •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25)

    《论幸运》是《培根随笔》的第三十七篇文章。 在我们的生活中,幸运的确存在,但是毕竟幸运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属于不可控...

  • 解脱道总结

    37菩提道品 在佛教典藉中,三十七道品又被称为三十七觉支、三十七菩提分,或三十七助道法等,其意思都是一样的。佛教认...

  • 孟子第三十七课(实际第一课+孟子论义)

    9.19学习了孟子第三十七课,实际是老师讲的真的的第一课,孟子论义。无原文。 Alice分享如下: 闻: 陆游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十七、花事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nc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