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中年况味

读中年况味

作者: 梅庄主在梅庄 | 来源:发表于2017-09-16 19:00 被阅读112次

 

      少年时,眼光尽在高处,目之所及都是云阔天高。总以为人生即是扬鞭策马,马蹄香尽的洒脱。以为自己便是天地,而天地只是一隅。以为这世间所有的柳暗花明,都应该衬得起自己的情绪。那眼角眉弯是藏了些锋芒的,而那锋芒深处,自有些浮生的浅薄与不甘。

      逾过四十之后,终于慢慢通透明白许多,原来自己不过案头轻尘,飞檐上倏忽而过的黄昏,浩瀚江湖里一滴水,自然有了低眉意,对人对已也添了许多宽悯与包容。世事若此,人心若此。总要有真实可感的经历衬着,才能平心静意,做知足感恩的自己。学会放手,跟年少轻狂的自己挥手作别。

而那些走不通的路,过不完的桥,那些岁月深处落下的缺失与遗憾,并非让你无端生出失落与挫败感,倒反映衬出丰妖自知的美,让你慢慢明白,手里握着的,原来已是巨大的幸福。

人至中年,越来越喜欢一个词:独自。独自行一段路,吃一餐饭,独自听歌,发呆,抑或开很远的车去登一座山。喜欢漫不经心的旅途,只一念便启程,象一段文不经勾勒便起笔,象一段人生并无太多目的,只随走随停,也并未落下遗憾与惋惜。象汗津津登上山顶,看山色玲珑渐染秋意,看鸽子觅食,看天高去阔黄的叶簌簌落去。然后,一柱檀香举过头顶,仿佛所在心事终可寄托,所有情意终归于静寂。

  其实并非身处喧哗,才更向往朴素静寂。只是花枝招展的年纪已过去,才慢慢明白,唯有内心珍重才是意义。

    索性慢下来,认真审视所有关系。旁的枝剔除,只留下简单明快的情意。而那些扑面而来华丽的念想,即便温情善意,也不会轻易作出回应,更不会深浓开去。尽管内心蓄满深情,抑或感激。

    “中宵满湖月,独自在僧楼。”洒然随意在,静默孤独在,无限深远的中年况味也在。

  不喜经营关系。不是无力周全,而是分明懂得,那些需要维系的人群,那些需要圆融的情意,都是泡沫,是沙上城堡,是海市蜃楼,终需耗尽你所有的心力,而你也终于会在某一个时刻回望时,感觉所有的努力都蹩脚而多余。

    而你只需以自心的方式回馈过往的经历,以善美温情的姿态淡淡着生长。并始终相信,以深情与真挚交付世间,一切暖与深爱皆会自然而来。

  谢绝所有的应酬,只与极少数人保持真切却并不稠密的联系。酒温着,你来我往皆随意,彼此不必掂量揣摩,只简简单单着一起。从来以为,应酬只是交际,而我需要面对的人,只是真真切切让人心安的自己。

  兵荒马乱的年月已过去。曾经沧海的岁月,都不过一场华丽的幻觉而已。

如此才是人生最好去处。孑然,独自,善美,贞静,尽力活出最好的自己。

相关文章

  • 读中年况味

    少年时,眼光尽在高处,目之所及都是云阔天高。总以为人生即是扬鞭策马,马蹄香尽的洒脱。以为自己便是天地,而天地...

  • 中年况味

    日历翻过了立秋那一页后,秋的脚步匆匆,转眼已是寒露,秋意渐深,如人的年纪,一年又一年,总有一天会蓦然一惊,已经到了...

  • 中年况味

    儿时只道为官好 老去方知行路难 花发多风雨 人生足别离

  • 《局外人》: 岁月里的任意一截就成了经典

    阿尔贝·加缪的《局外人》,20岁读和人到中年时读,读到的况味完全不同。 20岁读加缪,是潮流所迫,那时候不读加缪是...

  • 话《浮生六记》

    原创: 大漠孤烟 早年读《浮生六记》草草而过,未注入精神,且真伪莫辨,不知后二卷是续貂。人到中年,读之况味自是不同...

  • 人到中年之况味

    生命是袭华丽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毕生都在与这些虱子做斗争,那一点点琐碎的烦恼与不堪,会消磨掉...

  • 那些年读过的经典

    二十多年前,初读郁达夫的《住所的话》,开篇一句即道出了中年的况味: 自以为青山到处可埋骨的飘泊惯的流人,一到了中年...

  • 要笑得洒脱 ——人生有限,江水长流

    经典,就是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能读出不同的况味。中年而读三国,这份滋味着实是有几分尴尬而诡异的。 少当读三国,年少轻狂...

  • 努力吧中年 中年况味,正在奋斗

    努力吧中年 中年况味,正在奋斗 人处中年,惟其艰辛,尤显勇毅;惟其不易,更需奋斗。“当壮年襟度,百川鲸吸”,激情掀...

  • 2022-07-08

    夏日感怀:夏日阴晴本共擎,断山飞雨暮云横。星辰昏晓时交错,人到中年况味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中年况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ru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