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牢记那根弦

牢记那根弦

作者: 枯荷听雨hx | 来源:发表于2023-05-15 23:24 被阅读0次

这两天一时没找到特别喜欢的听书,就又翻腾出汪曾祺的作品来了。

喜欢汪老的作品,除了轻松风趣的语言特点,真挚温和的乡愁情怀,抚慰人心的功能之外,还因为,我的家乡跟汪老的故乡高邮,同属大运河沿岸,有着很多相近的民风民俗和文化渊源。

比如他笔下的许多商铺,做豆腐的,卖酱菜的,在运河边推车拉纤的,都曾是我童年时的朦胧印象。

这样一幅童年里的风情画卷,经过汪老的文字再现,重新勾起了我的怀旧情怀,读来有一种亲切温暖的体验。

除了乡情乡愁,汪老的作品中,表现50年代到60年代的内容占据了他全部作品的大半。在这一历史时期中,犯禁忌的事件此起彼伏,而以我的年龄,对这一切,也刚好了解个大概。

今天听到小说《七里茶坊》中的一节,说主人公当年在一个农业科学研究所下放劳动。有一次,生产队长让他带着几个人,到张家口去掏公共厕所。那时候但凡出门,到另外的地方和单位去,都需要有介绍信,干啥都要凭介绍信,所以当年的介绍信,很像我们今天的身份证。

小说中的四个人持介绍信找到当地的卫生局,卫生局又把他们介绍到一个大粪场子,一见面,带队的“我”便向粪场负责人递交了介绍信。

负责同志问:

“你带来的人,咋样?”

“咋样?”

“他们,啊,啊,啊……”

负责人“啊”了半天,意思其实很明白,他是在问他们政*治上可靠不可靠。他怕万一带来的人会在公共厕所的粪池子里,放一颗定时炸弹。虽然他也知道这种可能性极小,但还是要问一问,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提高警惕性总是好的。

读到这里,我不仅哑然失笑。这一情节对当下的年轻人来说一定是陌生的,甚至觉得夸张,是搞笑,但在那个年代,却是再正常不过了,这是一个很真实,很生活的情节。

那个时候,人人脑子里都有阶*级*斗*争这根弦,而且还都绷得紧紧的,还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现在想来,简直就是神经过头,试想,如果真想搞破坏,谁还会把定时炸弹放在粪坑里?这能产生多大的破坏效果?成本也忒高了吧?

可是那会儿,这就是真实的现状,就连我们当时的小孩子,都有这样的警惕性。

所以说,若论社会的变化,绝不单纯地体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上,人的思想活跃,精神放松,说话随意,才是真正的社会进步。

相关文章

  • 《那根弦》

    《那根弦》 文/滴墨成殇 记不清哪一天开始 心中就走进了你 牵挂的身影,我期待着 惊喜会为我出现 一朵桃花 悄然飘...

  • 心中那根弦

    总让自己表现出乐观、大度、满不在乎的傻傻外表,对什么也不予计较的乐天派,好似什么打击、什么患难都咋不着的...

  • 拨动那根弦

    今天听一位年轻老师讲《父爱深深》,故事讲的是“我”的乐队要参加学校的音乐比赛,需要一个音箱。父亲没有给“我”买,而...

  • 那根柔软的弦

    表面上不论怎么看,他都是一个风流倜傥的人。但是实际上,他却似孩童般纯真,率性的行为激起浪花后是讶异的不以为然, 一...

  • 那根绷紧的弦

    我们的青春眨眼间就没有了,皱纹一条一条的爬到眼角,我们阻止不了岁月破坏我们的容颜,可是我们可以让心在岁月中慢慢磨砺...

  • 触动内心的那根弦

    没有孩子不渴望成为一个有价值、被爱、被接纳且有意义的人。 —— 李崇建《麦田里的老师》 ...

  • 雪花拨响了那根弦

    我来到你荆棘的心 摇开你错愕的门 盛夏中的梨花解了你的渴 姗姗碧浪别忘了迎接 支吾着告别少年 答卷上鲜艳透明的封面...

  • 那根弦终还是崩了!

    有些话真的想说很久了,此前没有说的原因是知道您那所作所为都是为我好,认为是您爱我的表现。可是一次次的“隐忍...

  • 最软的那根弦

    汉武帝史称绝情,唯独对李夫人念念不忘。夫人病逝后,其犹梦之。遂有方士为之招魂,于帐中设烛,显夫人影。武帝泫然作《李...

  • 那个男孩

    一首韩庚的《那个女孩》,循环播放着,歌词深深的拨动了内心那根记忆的弦,那根弦不是那个女孩,而是那个男孩。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牢记那根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uv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