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痞小义宝:张一山版韦小宝惹人爱还是招人厌

痞小义宝:张一山版韦小宝惹人爱还是招人厌

作者: 报废品 | 来源:发表于2020-11-27 14:52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网络

观众看剧,图热闹、看剧情、赏演员为主,写评论这般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向来都是文化衍生品。近期张一山版《鹿鼎记》热播,但评论极低,对张一山夸张的演技众多观众无法忍受,网络上的评论多为鞭挞,只有少量中肯评述,作为看金庸书长大的80后,我个人觉得这一版《鹿鼎记》的质量还不错!

从内容来看,金庸小说由于被翻拍多次,加上金庸的小说都是陪伴几代人成长起来的,所以内容熟悉得来也已经没有什么好评价的,这次张一山版的《鹿鼎记》似乎对原著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也是基于此,砍掉那些枝枝蔓蔓,突显主线。同时,有评论者也提出央视8套的平台,也注定了诸多内容上的限制,删删减减再所难免。能上央视平台本身说明此剧的质量不会差。

金庸剧这几年只有对选角能引起关注,这一点从央视版的金庸剧开始就出现了。因为纸媒时代,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头脑去勾勒书中男女主角的音容笑貌,而到了视频时代,演员的相貌要符合观众对书中人物的设想,是十分困难的,所谓众口难调,因为我们的思维也自带“滤镜”功能,每个人总把自己喜欢的小说人物在脑海里描摹得很美好,而一旦从现实中的演员拿来对照,就把原本诗意的勾勒,变成了写实的展现,怎么是他,为什么不选他,这种问题就接踵而至,这也是很正常的,有争论也是对这剧的一种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

由于韦小宝是金庸剧的经典主角,吃瓜群众又喜欢把几任韦小宝进行比较,这回通过比较又把张一山的表演鞭挞了体无完肤,其实梁朝伟、陈小春、黄晓明、张一山的电视剧版韦小宝演得各有特色。张一山和剧组肯定是做好功课的,如果按照其他演员的版本来演,就没有了自己的特色,张一山在星爷的基础上走了更加夸张的表演,这样一来就是张一山自己的表演,而不是模仿。韦小宝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又有前后的思想升华的对比,要想演好十分不易,而张一山的表演可以说是渐入佳境,特别是后期被康熙戳穿身份之后的两人对手戏,成为表演的巅峰,对演员要求极高,情绪的把握,表情的控制,眼神的流露,你只要仔细去看这一段那种情感跌宕起伏,在康熙和天地会之间的艰难抉择,突显了韦小宝他所谓的人生大事——义。你可以把其他电视剧版本的这一段单独拿出来比较,张一山的表演绝对上乘!

金庸小说的宗旨就是“侠义”二字,不论是郭靖郭大侠的侠之大者,还是韦小宝的痞小宝义,都是“义”的最好阐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像韦小宝这样底层出身的人士如何做“义”事,成“义”人,金庸老先生给出了最好答案。

我觉得,在香港影视剧中的那些经典,都是很好地抓住了“义”,从黑社会到警察再到卧底,从市民阶层再到商业精英,像《古惑仔》系列到《无间道》,都是如此,香港影视这几年不景气,人员流失,市场萎缩,当然有时代和社会变迁的原因,但是只要继续更深层次地去把握这个“义”,把这个“义”和现在的民族大义结合起来,还是能焕发新机的,至少在内容素材上就有东西可拍。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韦小宝的七位各具特色的夫人选角,有些网友的评论很可笑,把陈小春版的几位演员捧上了天,其实陈小春版的几位女演员也不是TVB的顶级颜值。相比较之下,张一山版的几位夫人演员还算可以了!张一山版的《鹿鼎记》摄影导演喜欢女演员的侧脸,比如对曾柔的几个镜头,如果正面去看演员的脸线条太刚硬,但是从几个侧面去看,特别是鼻唇之间的线条美感特别突出,演员脸型的线条美就显露出来了。唯一让我有些不理解的就是阿珂的选角,脸型“现代美”比较突出,属于“大嘴美女”,少些圆柔。

除了内容、选角、表演之外,非央视版的《鹿鼎记》能上央视,这背后很能咀嚼出一些味道来。康熙帝除鳌拜、平三藩、收台湾、服青藏、定边境,这些内容非常符合我们目前的国内外的形式和国家发展之路。如何让90后、更小年龄的人去理解这些呢,看《鹿鼎记》就行了。当然这些不是本文重点,也就点到为止。

我一直在思考“韦小宝”这个名字背后的含义,金庸给主角取名字不会这么随意,就像郭靖、杨康取自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杨过字改之,取自有过改之的意思,那“小宝”背后是什么含义呢?其实从《鹿鼎记》中“何小何宝”去思考就明白了,对韦小宝的人物而言,自然是他的“痞性”为小,他的“取义”为宝,就是“痞小义宝”从整本书的意义来讲,自然是争名逐利的生活为小,而忠义向善的生活为大!真正的金迷不会过多纠缠表面的选角、演技,而是更看重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的精神世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痞小义宝:张一山版韦小宝惹人爱还是招人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yx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