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晚间和一位深精日本战国历史的大牛交流观看转动历史的时刻之黑田如水与关原之战那集的心得,大牛闻言便一皱眉说,你怎么尽是看这些经历曲折,命运不济的人呢?你不是从前看过讲他的片子么。自家内心赶紧反思了下,是不是因为最近职场遇挫、屡受打击、运气不济,所以才特别喜欢看这种同样倒霉铜子的经历?又想想还真不是这样。
话说俺上次看那集是让秀吉得到天下的男人--黑田官兵卫,先不说这名字翻译的多么激(基)情四射,也不谈之前个人在《战国时代的奉茶之道》一文间已论述过黑田的性格,只不过那个算是青年版,现下看的这集是老年版。
纵观黑田一生,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见龙在田(没归顺秀吉时)、飞龙在天之阳光灿烂的日子(在秀吉手下时)、离开秀吉的日子。

可以说,这三个阶段的发展也非常完美的阐明了一篇标准小说故事情节的四要素:开端、发展、高潮、结局,遇到秀吉前只能算苟全性命于乱世,未能闻达于诸候。而遇到秀吉后的如水,就像洗发水广告里选对产品的女主角,一切都不同了!用文言来说,就是踩电门上,他抖起来了。当然那时的日本没有爱迪生,所以如水能够抖起来,确切说一朝得志,还是源于人家自己长久的努力和坚持。只能说他和秀吉是君臣相得、和衷共济、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这话说的并不为过。秀吉手下猛将多而谋臣少,像三成那样擅长内政管理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好吧,三成同学在领兵上阵上真是不行,这个问题可详见电影《傀儡之城》。当然了,如果你什么都行,那样事都全五分好评的话估计主公就要怀疑你了,比如如水同学的遭遇,个人认为这虽然和他对秀吉的“很傻很天真”表现密切相关,比如刚收到信长遇害身亡的消息就劝秀吉赶紧抓住机会统一天下,连假模假样默哀三分钟都不带装的。但综合起来,还是和时代背景、人物性格有关。身在那个分分钟“下克上”的年代,又有个多疑善忌的性格,草根出身,总担心失去一切的秀吉怎么会不猜忌如水这样的能人呢。所以在之后的被贬斥、被打压也就似乎成了应有之义了。
当然,对于黑田如水这样能够及时认清事实,擅于隐忍的聪明人而言,上天总是会多给一次机会的,这不后来的关原之战中如水原本是想十年磨一剑,愿望终实现的。结果又阴差阳错的倒霉就倒在自己儿子身上了,真是有命无运的标准版呐。这里也要实事求是的说,黑田长政也真不是守天下的材料,就算当是黑田家祖坟冒清烟冒的如高射炮,如水统一了天下,怕是也要二世而亡,不如做个52万8千石大名来的滋润。
讲到最后,让我们以黑田如水的名言来结束此文吧:战斗中考虑太多的话,就会错过胜机。就算一脚草鞋一脚拖鞋不配对,也要立即做出决断,这才是最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