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说:“救救孩子。”
中国父母最大的悲哀,是付出全部,却养不出感恩的孩子。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溺爱是害,不是爱。
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语:“惯子如杀子”。
溺爱中的孩子,总会有一些性格缺陷。
1、不懂的感恩
从来就是被宠爱的对象,只会被爱,不懂主动去爱。对于他人的付出,都认为是应该的,只会接纳不懂回报。
步入社会以后,极度自私,当他人的付出是应该的。工作中,不懂互帮互助,不懂合作。从来不会主动帮助同事,从来不积极主动解决问题,对于工作总是拖拉、懒散、逃避责任。自己的工资收入,从来就是月光光。不思后果,不考虑将来,不为父母着想。
2、脆弱的内心和自理能力
从小被过份宠爱的人,内心敏感又脆弱,只能听好话,听不得别人的批评和指正,不怎么受教。稍微一点的批评,内心就受不了,又是哭又是闹,自尊心特别强。同时,又容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容易妒忌他人。在家是掌上明珠,万人追捧,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受不得一点点委屈,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
步入职场后,遇事浮躁不安,遇到困难总想着怎么逃避,或者是把问题抛给他人。内心渴望成功,又害怕困难,总给自己理由,证明自己有万千理由“不成功”。
无论是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都比较差,生活靠父母,工作靠同事。总爱幻想,幻想着自己是宇宙的中心,所有人应该围着自己转。从来不会自己独当一面承受各种压力,内心焦躁无比,脆弱不堪,逃避生活、逃避工作、逃避现实。
3、以自我为中心
凡是以自己为中心,三观、价值观扭曲变形。考虑问题都是先思考自己的利益,完全不顾及别人的利益。
工作挑三拣四,就轻避重,任何事情都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为了自己的利益能出卖伙伴。面对一些社会性的问题,没有原则,没有底线,与大部分人的观点背道而驰。
给孩子成长的空间,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不要一味的包容和宠溺,不要一味的付出。
溺爱会悄悄地毁灭一个孩子的未来,且无声无息。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