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万法归宗术数天地
道教知识100问_每天两问(37)

道教知识100问_每天两问(37)

作者: 净明派源烽 | 来源:发表于2020-08-10 21:14 被阅读0次

★进入宫观朝真应当注意什么?    

善男信女到宫观烧香朝真,一定要谨慎从事,要念念存诚,出言吐语纯洁静雅,不可戏耍玩闹,言行不可有轻祖之意。进殿之前当先净身心,洗净双手,进入大殿,从左右两侧进入,不可行走正中央,以示恭敬。若靠门左侧行,则先以左脚入,右侧行则右脚先入。进殿时不可东张西望、到处观览,礼拜后方能瞻仰圣容。于殿堂内不可谈世俗言语,更不可大声喧哗,于大殿内,不得支脚、倚壁、靠桌、托颚叉腰站更不可笠杖倚壁而立或涕唾污秽等,坐时不可箕坐。站立时应放掌或拱手站直,以示恭敬。

在大殿内,打呵欠时应以袖掩口,吐痰时用卫生纸包好放于口袋内,勿进进出出影响道众。若有人正在叩拜祖师时,不要站在叩拜者的前边。进入殿堂朝真拜神,戴帽者应取下帽子,拄拐杖者,在朝拜时,应放下手中的拐杖。所带的提包不要放在神桌上面。殿堂任何物品不要随意乱摸乱动,更不要一时好奇,敲打钟、鼓、磬、鱼等法器。各种法器不仅各有打法,且法器为奏敬圣奉神之仙音,不可随意敲击,否则神责而召灾难,进入宫观参拜道祖,为的是修真进道,消灾祈祥,但愿善信得福,千万不要因小失而获罪咎。

★出家道士为什么蓄发留须、不改俗姓?

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从上古黄帝乃至明朝末年,几千年来,都是蓄发留须的。明末清军入关之后才强制汉人剃发。《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胡须鬓发父母所生,不得轻易毁损。蓄发留须,是表示尽孝道。道士继承了华夏民族的特性,因此,全真派出家道士蓄须发。

道士修行学道,以成仙证道为目标。而仙道先从人道起,人道又以父母之道为先。成仙多为孝子,不孝不足以成仙。而姓为血脉相承的符号,也是存有孝心的标志。因此,道士出家都不改俗姓。

相关文章

  • 道教知识100问_每天两问(37)

    ★进入宫观朝真应当注意什么? 善男信女到宫观烧香朝真,一定要谨慎从事,要念念存诚,出言吐语纯洁静雅,不可戏耍玩闹...

  • 道教知识100问_每天两问(07)

    ★随缘是随波逐流的表现吗? 《道德经》中说:“道法自然。”随缘,也是自然的一种表现。顺应自然,而不是随波逐流。因为...

  • 道教知识100问_每天两问(08)

    ★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吗? 《学道七戒》第一戒,就是切忌拘泥于无为。盲目地认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管,这是大...

  • 道教知识100问_每天两问(09)

    ★无欲就是要灭绝人欲吗? 《周礼》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道教是贵生贵己、顺应自然天性的宗教。欲望作为人的...

  • 道教知识100问_每天两问(10)

    ★天人感应是什么意思? 道教认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能够相通,人天的世界是相应的。天有什么,人也有什么。天中有日月...

  • 道教知识100问_每天两问(24)

    ★道教弟子有多少阶位? 道教弟子大致上可以划分为:信士、居士、道士、法师四大范围。信士是指没有经过特别的宗教认定仪...

  • 道教知识100问_每天两问(20)

    ★什么是魔考? 魔考,又称魔试。道教有古谚说:“无魔不成道。”所谓“魔考”之说,源自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据...

  • 道教知识100问_每天两问(31)

    ★道教讲轮回吗? 道教讲“五道轮转”。道教认为人应修性守道,清静寡欲,否则迷沦有欲,淆乱本真。不能返朴归根,与道同...

  • 道教知识100问_每天两问(33)

    ★道教如何看待堕胎? 据《太上三生解冤妙经》记载,女子怀孕,不知保胎,或主动堕胎,或不慎流产,打落亲生骨肉,使孩儿...

  • 道教知识100问_每天两问(27)

    ★道教弟子如何事师? 道教自古以来首重师承。龙门律宗王常月祖师《龙门心法》中云:“道在经中,幽深微妙,非师不能得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教知识100问_每天两问(3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ls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