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历史有意思
他一生杀人无数,却偏偏对属下的人头念念不忘?

他一生杀人无数,却偏偏对属下的人头念念不忘?

作者: 凤清清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22:47 被阅读10次

只要一提起秦始皇,肯定会有人想到嬴政历经的一次刺杀,那次刺杀差点要了他的性命,幸亏大殿上有人提醒他,向刺客扔了一个药囊给了嬴政反应的时间,这才让始皇帝保住了性命,这个刺客是谁呢?对,就是大名鼎鼎的荆轲,其实只要始皇帝不接见荆轲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当时秦国的国力已经很强大了,打败燕国是迟早的事,燕国派来使者求和他根本用不着接见,为什么嬴政不但接见了来人,还用上了高规格的九宾礼?

他一生杀人无数,却偏偏对属下的人头念念不忘?

答案很简单,因为荆轲带来的东西对他很有吸引力,除了燕国一部分领土的地形图,还有始皇帝曾经的下属的人头。荆轲断定只要有了这个,秦始皇就一定会亲自接见他的,地图反倒是次要的,因为地图可以由别人呈上去,但是自己手里这颗樊於期的人头始皇帝是会一定亲自查看的,为什么呢?因为始皇帝对樊於期的项上人头已经念念不忘很久了,换句话说,他恨樊於期入骨,甚至在血洗了其家族后还不觉得解气,那么,问题来了,秦始皇为什么那么恨樊於期?始皇帝的下属又为什么会去了燕国而不是呆在秦国?

他一生杀人无数,却偏偏对属下的人头念念不忘?

樊於期是偷偷潜逃的,他本来是始皇帝手下的一员大将,可是乱世英雄多,各国都有了不起的人才,就比如说李牧。秦国在攻打赵国的时候派出了樊於期,而赵国派出了李牧,棋逢对手,总要分出个高下吧。大战之后结果出来了,樊於期输了,但是还好,樊於期总算没丢了性命,可是一时保住了性命不见得就能一直保住自己的小命,樊於期打了败仗之后不敢回去,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不回去还有活命的机会,回去之后可是怎么都活不成了。

他一生杀人无数,却偏偏对属下的人头念念不忘?

始皇帝的残暴众所周知,他视人命如草芥,稍微一个不高兴就把人给杀了。他樊於期打了败仗回去一定会让他震怒,始皇帝从来只看结果,不管是什么原因,打了败仗就是打了败仗,自己的性命一定保不住。既然这样,他还不如转投别国。

樊於期投奔了哪个国家呢?不是离得很近的赵国,而是相对较远的燕国,他这样做自有他这样做的理由。燕太子曾在秦国做过人质,燕太子做人质的那段时间里,樊於期和他相谈甚欢,私下里交情很不错,也曾帮过他很多,燕丹是一个很重情义的人,凭着他们俩的交情和自己在秦国对他的照顾,他一定会收留自己的。这样想着,他立即赶去了燕国。

他一生杀人无数,却偏偏对属下的人头念念不忘?

燕太子果然没让樊於期失望,立刻收留了这位老朋友,虽然他知道这样做几乎是与秦国为敌,可是他实在做不到不管这位老朋友,再说了,和秦国兵戎相向是迟早的事,如果连自己都朋友都保不住,那还怎么去保护自己的国家和人民?自己也是偷偷地从秦国跑回来的,和秦王和解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多这一件事也没什么大不了。

事情并没有这样结束,始皇帝终于收到了消息,他不但知道了樊於期战败,更知道了樊於期逃去燕国的消息,这个认知让他怒不可遏,自己的属下居然敢背叛自己!打了败仗就算了,不回来乖乖地接受惩罚,居然还敢跑到别的国家去!

始皇帝最恨别人的背叛了,让樊於期死一万次都不足以平息他的怒火!暴怒的始皇帝立马派人杀了樊於期全家,这还不够,他还发出了通缉令,能抓住樊於期的人有重赏。燕国是吗?既然敢收留叛徒,就该有承受后果的自觉,他迟早要灭了燕国,就让你樊於期再活一段时间。

始皇帝由此开始就恨上了这位下属,没有人可以挑衅他的权威,那是他所不允许的。这样也就明白了荆轲为何笃定只要有樊於期的人头就能见到秦始皇。不得不说,荆轲揣测人心的能力还是很强的,而始皇帝呢?虽然他最后躲过了刺杀,可是如果他没有那么恨樊於期,就不会答应见荆轲,根本就不会有后来的刺杀,如果不是有人提醒,说不定刺杀就成功了,看来,人还是不能执念太重啊,你们觉得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他一生杀人无数,却偏偏对属下的人头念念不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pr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