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过三闾庙》

《过三闾庙》

作者: xcy无名 | 来源:发表于2017-04-20 17:44 被阅读19次

戴叔伦《过三闾庙》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

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注释】

(1)三闾庙,是奉祀春秋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据《清一统志》记载,庙在长沙府湘阴县北六十里(今汨罗县境)。此诗为凭吊屈原而作。

(2)沅湘:指沅江和湘江,沅江、湘江是湖南的两条主要河流。

(3)屈子怨何深:此处用比喻,屈原的怨恨好似沅江湘江深沉的河水一样。

(4)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此处化用屈原的《九江》,《招魂》中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

【翻译】:

沅水、湘水滚滚向前无穷无尽,屈原遭到奸佞小人打击,不能实现自己宏图大业的哀怨有多么的深。日暮黄昏一阵阵秋风吹起,三闾庙边的枫林萧萧作声。

【赏析】

〔题解〕

三闾庙:即屈原祠,是奉祀春秋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的庙宇。据《清一统志》记载,庙在长沙府湘阴县北六十里(今汨罗县境)。屈原仕楚怀王,曾为三闾大夫。三闾,指楚屈、景、昭三大姓。诗题一作“《过三闾庙》”。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三闾庙时的咏怀之作,诗人通过对三闾庙周围景色的描写,表现了对屈原悲惨遭遇的同情,抒发了诗人的怀念之情。

〔作者〕

戴叔伦,732-789年,字幼公,字叔伦。润州金坛(今江苏省金坛)人。曾从萧颖士学,以文学著名,为大历、贞元间重要诗人。至德年间,刘晏表荐为秘书省正字,延入幕中;大历年间,在刘晏盐铁转运使府中任职;建中至贞元间,历任东阳县令、抚州刺史、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容管经略使,世因称“戴容州”。乐府诗多述民间疾苦,七绝清俊深婉。丁仪谓其“诗清新典雅,而不涉秾纤”。(《诗学渊源》卷八)有《戴叔伦诗集》。《全唐诗》卷273-274编其诗二卷。《新唐书》卷143有传。

〔品析〕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也是伟大的爱国者,他热爱楚国,坚持“联齐抗秦”的外交路线和立法图治、任用贤能的政治措施,但不断遭到反动贵族集团的谗毁和打击,最后被流放。后来楚国政治愈益腐败,郢都被秦国攻破,诗人感到既无力挽救楚国危亡,又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遂满怀悲愤愁怨投汨罗江而死。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在他投江的地方,建了屈原祠和屈原庙。作者来到屈原庙,想起屈原的种种事迹,怀着无限怀念和无比沉痛的心情,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五言绝句。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这两句,作者悬空落笔,以沅、湘之长来比喻诗人屈原的怨恨之深,写出屈原的哀怨无休无已。诗中说:屈原啊,你生活在小人得道的时代,有志不能伸,愤然投入汨罗,你的怨恨有多深呢?这怨恨啊,就如那日夜奔流的沅湘之水,浩浩无尽;沅湘之水千百年来就这样默默地长流着,它们是你幽怨愁愤的历史见证,它们听到过你内心不尽的忧愁,看到过你沉痛无助的面容,长流到今,还是洗不尽你的无尽怨愤。这两句,作者用的是倒装句,突出表现了屈原的怨。上句以沅湘起笔, 沅、湘,指沅江和湘江,均在湖南省,流入洞庭湖,楚顷襄王时,屈原被放逐,长期流浪在沅湘流域。沅湘也是屈原诗篇中常常咏叹的两条江流。《怀沙》中说:“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远忽兮。”《湘君》中又说:“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下句的屈子,指屈原。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句既是设问句,又是感叹句,一“怨”字,是全诗的诗眼。屈原的怨,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写道:“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诗人围绕一个“怨”字,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来说明,前一句之“不尽”,写怨之绵长,后一句之“何深”,表怨之深重。“怨何深”三字抵得上千言万语,屈原的怨愤直透纸上;作者的感情喷薄而出。也使得全诗熔铸为一体,使其它诗句不言怨而怨情四溅。对这两句,李瑛评说:“咏古人必能写出古人之神,方不负题。此诗首二句悬空落笔,直将屈子一生忠愤写得至今犹在,发端之妙,已称绝调。”(《诗法易简录》)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诗中的“萧萧”,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这两句,作者调转笔锋,写日暮秋色。此时正是秋天时节,又是黄昏日落之时,秋风袅袅,落叶萧萧,更给人一种愁怨的感觉。实际上,作者通过景色的描写,进一步表现屈原的怨愤深广而绵长,充塞着整个时空,整个大地,无边无际,无限扩散、弥漫。上句的“秋风起”,下句的“枫树林”,都化用了屈原的诗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招魂》)我们仿佛看到,在秋风袅袅的日暮时分,诗人屈原在汨罗江边的萧萧枫林中披发行吟,颜色憔悴,形容枯槁,并与江上渔父在对话,诗人在高唱:“举世浑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就是在这样的时节里,诗人跳下了汨罗江。时隔数百年,作者在相同的时节,来到屈原庙来凭吊,充满着怀念屈原的无限情怀。这两句是写景,在文学评论上叫以景结情。使得全诗更加具有韵味,更加生动完美。李瑛继续对这两句评论道:“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凡咏古以写景结,须与其人相肖,方有神致,否则流于宽泛矣。”(《诗法易简录》)

这首诗具有独特的表现方法。诗中全部采用虚写的方法,没有一句是写实的;四句中有三句是写景,最后以景结句,这样表现,其妙处就在于虚中见义,景中见情。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他的事迹流传很广,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此,诗人抛开对屈原具体事迹的描写,而侧重从诗人的“怨”字着笔,至于诗人为什么怨?怨什么?诗中没有和盘托出,而只是描绘了一幅特定的图景,引导读者去思索,借此抒发作者的感慨和表达怀念之情。这种表现方法是十分高明的,受到历代评论家的赞赏。

相关文章

  • 《过三闾庙》

    戴叔伦《过三闾庙》原诗、注释、翻译、赏析 【原文】:三闾庙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

  • 读诗:过三闾庙

    每逢端午,缅怀三闾大夫,回味太史公司马迁的《屈原贾生列传》。今年端午节,恰逢周末,细雨濛濛,最适合读屈子写的诗和写...

  •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过三闾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 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 萧萧枫树林。 三闾庙,即屈原庙。在今湖南汨罗县。《...

  • 三闾庙古街

  • 古诗31 三闾庙

    31三闾庙 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 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 ,萧萧枫树林。 译文:沅湘水滔滔不绝,翻腾数千年,也诉...

  • 池州屈原“三闾庙”遗址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永远值得后人纪念。在明代以前,池州保留了四处屈原“三闾庙”遗址。 1、池州城内,即城北望京门...

  • 经过三闾庙(唐、戴叔伦)

    《中国诗歌集》DAE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 乐平里一一诗画三峡(273)

    三星伴月境 洞内绝书声 屈子庙犹在 屈姓无踪影 (注:屈原故里在秭归三闾乡乐平里,三星伴...

  • 赤枫 Japanese maple

    《咏红枫·和戴叔伦》 水溪流不尽,风劲晃果铃。 日沐晴天处,浓浓赤枫林。 《三闾庙》 戴叔伦 [唐] 沅湘流不尽,...

  • 静看•千家诗之三十六

    三闾庙 戴叔伦(唐)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戴叔伦(732—789),字幼公(一作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过三闾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qe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