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点头说:是,一面命丫鬟将一个美人耸肩瓶拿来,贮了水准备插梅 。
那日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就遇见了好几种瓷瓶,突想起这句话,才知,这就是折肩瓶啊。就像遇见一位故人,不甚欢喜。
李纨有梅的品质,一个寡妇把孩子拉扯大。怎么不是梅花香自苦寒来。
虽然她过于悭吝,也是没办法。孤儿寡母只能抓钱了。
这样一个爱钱的人,也是喜欢那一抹梅红的。谁不爱梅红。
巧的是,那天我竟然也穿了一件梅红毛衣。
在博物馆门口不远处的斑马线旁,一骑三路车的大妈把车停下,问我,要方糕吗?我一看,一大盒一大盒的方糕,糯米白色,一看就是很好吃。便问道,多少元一盒?20元。
这么大一盒,才二十元,真心实惠。我总要随手买点什麽的。就这样提着逛博物馆吧。
南宋官窑博物馆,一进去就知是一个小小的园林,正值枫叶红、银杏黄,真正小而美。甚合我意。
1.博物馆历史文物陈列馆
第一件展品就是东汉越觞杯。
似曾相识,原来是在荆州博物馆看过一件造型一样的漆器。
因爲两侧各有一耳朵,故名。漆耳杯。
楚人又将其叫做羽觞。
楚人是非常有想象力,非常浪漫的。
东晋王羲之的曲水流觞就是此物。
现代人也喜欢把酒啊菜啊小吃,搬到水边,一边晒太阳一边野餐嘛!
又看到一个建盏。全名叫做“建窑兔毫纹碗”。
我想起来湘梅子刚得了一个。
原来建盏是福建黑釉瓷器的代表,黑或灰黑、黑褐,此为含铁量较高所致。
宋徽宗曾有一本《大观茶论》,他说,建窑最好,“玉毫条达者为上”,兔毫盏丝毛越长越好。
转眼,他就觉得进贡的瓷器不够看了。于是,在他的批准下成立了南宋官窑。
为什么东汉的瓷器、北宋的瓷器、还有一些其他时期的瓷片和碎瓷器,也在展出。毕竟这是南宋+官窑之博物馆。
原来是与南宋官窑时期作一个对比,对比着看,是人家策展人的思路。
这部分叫青瓷故乡。
接着切入正题:御用之瓷、风雅之美、宫廷遗珍。什么都讲一个起承转合不是。
南宋官窑梅瓶
南宋官窑折肩瓶
南宋官窑花口壶
南宋官窑玉壶春瓶
。。。
梅瓶,是北宋创烧的一种瓶式,因口之小仅容梅枝而得名。造型为小口、短颈、丰肩、敛腹,瓶体修长。
折肩瓶,也是瓶式之一,也称“方肩瓶”。在当时是一种装酒的实用器具。在红楼梦里叫美人耸肩瓶。
花口壶,壶口是六分花瓣,圈足也是六棱花瓣,器身分六棱与口、足一致。故名。
圆唇,束颈,削肩,圆腹,俨然一美人。
总体造型流畅匀称,为南宋官窑瓷器中的上品。
玉壶春瓶,唐代司空图的《诗品·典雅》中有“玉壶买春 ,赏雨茆屋;座中佳士,左右修竹” 的句子;“玉壶买春”四字在这里的意思是用玉壶去买“春”(古人的“春”指酒)。
件件都是稀世珍贵。玉的质感、青的极致。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讲解员告诉我青瓷有一种美,叫开片之美。原来花朵的破碎就是它的绽放。
梅
折
花
玉
2. 南宋郊坛下官窑遗址。
宋高宗在南方即位后,沿袭了北宋汝窑旧制,并先后修建了修内司官窑及郊坛下官窑。
(宋代五大名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官窑又名南宋官窑)
修内司内窑窑址位于杭州市凤凰山西北万松岭附近老虎洞,也称老虎洞官窑。
一座大的泥巴场地,就是南宋官窑遗址,有修坯上釉工坊、练泥池、拉坯场、晾坯场、素烧炉。
素烧,是瓷器第一次燃烧,用700度左右的火温,烧8小时。
然后看龙窑。分爲龙头、龙腹、龙尾。这是瓷器烧制的最后一道工序,需要1200度的高温,烧16小时。
经历两次极高的温度让瓷的品质接近永恒,很难被时光氧化。
所以我不敢随意说一个人勇敢,那要看她在面临绝境时如何去做。很多人没有经历过绝境,只是一些困难。
只听一个女生(解说员)说,讲完我都口干舌燥。我说,口罩太闷,我也闷死了。
又说,你们讲解时精神高度集中,需要大量体能支撑。
她笑,是这样。
请她给我拍了一张照片。这每张照片后面啊,都有一个给我拍照的人,一个小故事呢。
男孩(讲解员)说,那边还有陶瓷展厅和陶艺中心,你可以去看看。我满口答应。
一看核酸马上要过期了。只能下次再来。
我很愿意下次再来,看院子里那棵亭亭玉立香泡树。如果张医生(天翼口腔)在这里,她肯定会找个长棍子给我打一个下来。
还有附近那家很小的茶馆,水磨地板、长木桌、一个女生正把菊花插在陶罐子里,这茶室也想去喝一次。
回来后,蒸一块芝麻白糖方糕,煮上一碗温州瘦肉丸,放上一小勺猪油,别提有多滋润了。
我当然会记得,若干年前深秋香泡树结了果,我在南宋官窑博物馆里溜达,去院子里想打一颗香泡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