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别跟自己较劲,因为那不值得。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有多大能耐,在三至七岁之间,便一览无余了。
至于,后来无论怎么折腾,哪怕把自己折磨得体无完肤,面目全非,皮囊里面的东西,也是永远无法改变不了的。
生就的骨头,长成的肉。
一个人,一种模样。地球上这七十多亿个人,如果撞了脸了,非常有可能。要怪就怪如今的各种整形,已经登峰造极,无所不能。
小胡同里瞎溜达,都能撞上镜子里差不多的自己。如今谁还胆敢主动说自己从来没有动过一下的人,那这个人的胆儿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能跑的,在起跑线前,就已经定完了的。别跟我说有例外,这个我知道,不用你说,抬杠没有意思。
永远也不要放弃跟自己较劲,不逼自己一把,往下一出溜,只是一转念的事儿。
你得保证在没有足够的本事跟旁人抢饭吃之前,先把“炒作业”的本领练明白喽。别抄错篇儿,别抄差了行,别抄跑了题。
抢旁人碗里的饭之前,得确定一下自己牙口儿是否足够结实,确认自己消化系统的功能是否足够强大,确保不了能够独领风骚,也别是事儿都整得一团糟。
在没有确定哪一片云彩有雨之前,你缴械投降也並不可取。逼迫一下自己是必须的,追逐的姿势都没有摆好,无能为力状的努力,都没有做到,坐地认怂,那可真是对生命的辜负。
一辈子连一半儿都没有过完,就这么自暴自弃,破罐破摔?就这么哀声叹气混吃等死?就这么着急给自己盖棺定论,还要妄议人生?
这的确是早了点儿。
进入一枝秃笔自言自语模式。对于喜欢写字的人来说,大致相当于习武唱歌之人的拳不离手 曲不离口。对写作的兴趣,虽远没有达到如饥似渴,不可餍足的程度,更没有达到遗世独立,凭虚御风那种忘我。但是,一天当中最快乐的事儿,大抵都发生在一枝秃笔自言自语这个码字的过程。
秃笔,如果说还有点作用的话,那就算可以用作杠杆去撬动灵魂。吱吱呀呀的较力中产生的火花生腾出来文字,轻描淡写地让自言自语静静地流淌,那枝秃笔也许能沾光于太阳。
我会把这种自言自语,定位在细水长流的日子里,把零打碎敲的时间和空间,幻化成文字去对付那些无聊和寂寞。在这其中如果还能顺便把属于自己的时间,点缀得绚丽多姿一点儿,把空旷干瘪的空间,充盈得饱满圆润起来,那就再好不过的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