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川田家
唐 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全诗围绕一个“归”字,描写一幅田家暮归图,描寻常景,写寻常事,却是犹如一幅幅优美田园生活图。
开头四句写田家日暮时分闲逸景象。夕阳的余辉洒在村落之上,给寻常巷陌涂上了一层金黄色,此时,深巷之中成群结队的牛羊呼叫着归来,村子里顿时热闹起来。柴门外,一位慈样的老人,胡须皆白,柱着拐杖,眺望着远处,迎候着放牧归来的孙子。
这样一幅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农家生活的图景,深深地感染了诗人,他好像也是享受到了这份牧童归家乐趣。让诗人感觉田野中的一切生命,在这黄昏时分,显得越发多情而有活力。
接下来四句,前两句写农事,后两句写农人的闲暇。野鸡在田地里,热情地呼唤配偶归来。桑林里桑叶渐渐稀少,蚕儿吐丝结茧,营造自己的安乐窝,寻找自己的归宿。农人们劳作归来,肩扛着锄头,在田间小道上相逢,相互诉说着庄稼长势及气候年景等,越说越投机,无奈暮色渐渐笼罩着天地,只好依依不舍地各自归家。
诗人看着眼前的如诗如画的生活图景,不禁心有感慨,此刻十分羡慕农人们的闲适安逸的生活,顿时心生惆怅产生了归隐田园的想法。
宰相张九龄被排挤出朝廷后,自己政治上失去依傍,进退两难,心中十分失落。诗人独自来到郊野,看到眼前农村的一切景象,好像是皆有所归,而自己心有彷徨,徘徊中路,不知所往。不能不让诗人既羡慕又惆怅。
最后两句才是全诗的灵魂和重心,前后田园牧歌诗情画意的描写,皆为最后两句做铺垫。人们的皆有所归,反衬自己独无归处,人们归隐田园的及时,快乐,自由和惬意,反衬自己归隐得太迟,混迹官场苦闷和压抑。
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像,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全诗不事雕绘,自然清新,诗意盎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