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阳明《传习录》【95】

王阳明《传习录》【95】

作者: 郁萍 | 来源:发表于2017-03-04 08:14 被阅读0次

2017-03-04 华杉

王阳明心学,不是书斋里做出来的学问,不可把它只当一个“学说”,要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去看,再运用到自己的人生中,才能获得那巨大的人生能量,学到几千年圣人传下来的那一点真骨血。

【来书云:“但恐立说太高,用功太捷,后生师传,影响谬误,未免坠于佛氏明心见性、定慧顿悟之机,无怪闻者见疑。”

区区格、致、诚、正之说,是就学者本心日用事为间,体究践履,实地用功,是多少次第,多少积累在。正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闻者本无求为圣人之志,又未尝讲究其详,遂以见疑,亦无足怪。若吾子之高明,自当一语之下便了然矣,乃亦谓“立说太高,用功太捷”,何邪?】

你来信写到:“只怕先生的学说立意太高,下功夫的途径又太便捷,后学传来传去,会出现谬误影响,未免坠入佛家明心见性、定慧顿悟的禅机之中,这也难怪听闻先生学说的人会有所质疑了。”

我关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学说,是关于学者必须在日常用功中体察本心,体会、探究,亲身实践,在切实之处用功。这当中要经历多少阶段,要多少积累,才能达到这般境界!正与佛家空虚顿悟的学说相反。听到我学说的人,如果自己本来没有追求做圣人的志向,也没有仔细探究我的学说,那可能会有怀疑,这也不足为怪。而以您这般高明的人,应该一句话就通透的,怎么也说出“学说立意太高,下功夫太便捷”的话来呢?

学习王阳明的学说,不可把它只当一个“学说”,要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去看。他是一个极专注,极执着,极刻苦努力的人,年轻时立志做圣贤,还试图做神仙,儒家、佛家、兵法、诗文、修道修仙,他都下过苦工,始终不得要领;还有人生的艰难困苦,常人不可想象的惊涛骇浪伴随着他;最后,在人生的谷底,在被世界遗忘的角落,龙场悟道,悟出他的致良知之说。只有了解他的故事,理解他的人生;再结合自己的人生,把自己遇到的困难、困惑,和他遇到的做比照,把他的人生态度和治学精神,运用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觉得自己遇到的困苦简直都不算事儿!都不好意思说!这样才能体会到知行合一,体会到我心光明,才能获取他的能量。

王阳明心学,不是书斋里做出来的学问,是参天地之化育的巨大人生能量,是几千年圣人传下来的那一点真骨血。圣人之学,立意高吗?可以说都极浅近;下功夫便捷吗?孔子说,出门就是大道,没有比这更便捷的了。但是,如孟子所言,世之不揠苗助长者稀也,人人都要拔苗助长,不能勿忘勿助,这最浅近,最便捷的大道上,你总是见不到人的,都在抄小路,在断蹊僻径上下求索,求个嗦!

相关文章

  • 王阳明《传习录》【95】

    2017-03-04 华杉 王阳明心学,不是书斋里做出来的学问,不可把它只当一个“学说”,要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去看,...

  • 传习录

    王阳明《传习录》精选20句 王阳明《传习录》精选20句,品读“心学”第一书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

  • 传习录 1

    《传习录》由王阳明弟子辑录,通过记录王阳明与弟子之间日常的交流来呈现王阳明的思想与智慧。 初读《传习录》从前言开始...

  • 《传习录》为什么读不懂

    《传习录》是什么? 《传习录》是王阳明弟子整理的,收录了王阳明金句,以及王阳明讲学过程中,和众多弟子的对话、往来书...

  • 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有感

    读王阳明的《传习录》有感 读明朝王阳明的《传习录》,感觉博大精深,既有《论语》的主要内容,又有很大的飞跃...

  • 白话《传习录》(15)十六

    白话《传习录》(15)十六 传习录十六 陆澄向王阳明请教立志的方法。 王阳明说:长期,专心存养天理(格物),就是立...

  • 每日一练

    临贴《王阳明传习录精选,田英章》

  • 每日一练

    临贴《王阳明传习录精选,田英章》

  • 每日一练,

    临贴《王阳明传习录精选,田英章》

  • 每日一练

    临贴《王阳明传习录精选,田英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阳明《传习录》【9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edg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