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写作文·心·声
“跟着感觉走”的成长体验,到底有多爽?

“跟着感觉走”的成长体验,到底有多爽?

作者: 禧禧橙 | 来源:发表于2018-11-28 14:35 被阅读6次
图片来自网络

2018-11-28

从去年9月到今年7月,我一直处在报课-学习-做作业所组成的爆肝圈的激情亢奋中。

跟着群,在课程中学到了很多,内容不只是写作,读书,还有社群运营。

后来,我在学习上受到一些瓶颈,再提升感到很吃力。飞快的学习进度也使我无法完全消化吸收所学内容。

一直不停地吃,我把自己撑坏了。输入知识导致的消化不良,与食物一样让人难受。

原本学习时的享受慢慢变成负担和焦虑。

这让我想起高中时快节奏的学习生活。老师一节课连着一节课地讲,他们似乎只关心课程进度,并不关心学生有没有学会。

而我天生就是个慢性子,做事慢,想问题慢,在学习更表现出慢来。

记得初中数学老师跟我说:绝对值那一节,全班学生都会了,你还不会。可见我在学习上有多慢。

用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悟性差。

我还没有完全弄懂所学内容,老师又开始讲下一节课。几乎每一门课都是这样赶下来。所以高中生活过得很辛苦,在不停地追赶中度过。

那时我还得出一个结论来:我不是不适合学习,我只是不适合上学。

所以,当这种「跟不上课」的感觉再一次出现时,我明白了这是学习的一个轮回,我想我需要的可能不是继续上课,不是赶上老师或同学们的进度,而是按自己的进度前行

于是那一期课程结束后,我不再报课,而是跟随内心,让感觉指引前行的方向。

我并不确定这样做是对的,但既然其他快的方式行不通,何不试一试让自己慢下来。

01

我开始看金庸。

image

我发现很多牛人,早年都有过大量读武侠的经历。武志红和范美忠都是这样,“读遍了身边所有能找到的书”这样的经历尤其使我着迷。

这样做的后果是, 武志红到了初中,有一天他发现,他同学读书太慢了。后来明白,不是同学慢,是他读书太快了。

这种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也让我着迷。

所以我也想把那段缺失的读书时间补回来。

我看完了《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边看边写感悟发微博,最后分析总结了令狐冲这个人物特点,写了一篇文章。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想起之前训练营班长的优秀作业是写《局外人》书评,被师北宸老师转发在「写作黑客」公众号上,我立刻翻出来重读。

发现文中是用到类似数学中「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就是,提出一个观点,后面引用相同或类似的案例来支持观点。

于是立刻用起来,根据书中所写与自己理解,提炼出令狐冲这个人物的几个特点,每一个点引用书中一个或几个案例来支持说明,很快就写完了「令狐冲其人」。

虽然这篇小文很简单,但确是我写这类文章的新起点。写完后,我很有成就感。

关键不在于我写得有多好,而是自己亲手创作了一件作品,自己专注地完成一件事,这本身就是一种让人感到很自豪的事,也是自信心产生的源头。

看起来,这些知识道理很简单,大家都学过,老师都教过。但有所不同的是,这次是我自己通过复盘悟出来的。

老师教的别人讲的你不一定学会,而自己悟出来的,一定会长在你身上,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

这也正是,为什么看完书要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的道理。

02

我也开始看电视剧,坦白讲,看电视剧本身当然不是为了学习,而仅仅是为了娱乐,其实是有点任性和放松自己的意思。

为娱乐而娱乐。

以往,中午或晚上吃饭休息时都是抱着手机看书或听课学习。这次,这些时间全都用来看电视剧。

以前看剧,只看不做别的,看完就过去了。

这次看到有感触的地方会写下来,边看边发微博,发现很多人同一时间在看同一部剧,相互之间会互动讨论,微博流量立刻多了十几倍,还有人给我点赞评论,粉丝也有增加。

这期间最有感触的是看《娘道》这部剧,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从9月15日至10月15日整整一个月《娘道》在北京卫视收视率排名第一,江苏卫视收视率排名第二。

但是豆瓣评分截止11月24日却只有2.5。

image

被评“三观不正”却成收冠军。如此截然相反的结果,令人匪夷所思。

据说,收视率大军为中老年朋友,而豆瓣评分主力军为以90后为主的年轻为,所以,其被评分低是有原因的。

豆瓣上对该剧的批判主要集中在,对女主瑛娘的形象上,说她“逆来顺受”,“重男轻女”,生儿为“传宗接代”,还说该剧宣扬封建思想。

我无意中在一个很敬重的大伽公号上看到一篇文章「2.9分国产脑残剧收视第一,是对上亿女性的侮辱」,文章观点,与豆瓣评论相差无几,后面引出现在社会中重男轻女的现象,大加批判。

我看了之后,对文章有些失望,觉得引用数据不严谨,观点也牵强,不禁为《娘道》抱屈。

对这位大伽转载这样的文章有些不解。后面再翻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已经被删。这个无意中的举动,使我意识到自己看文章时的判断力有所提高。(此刻,容我窃喜3秒钟)

所以,在负面言论铺天盖地的风暴中,我想发出自己的声音支持《娘道》。

我看完豆瓣评论,心想原来还可以这样理解,当时看的时候没想到这一层意思。猛得一看其观点似平很有道理,例证如下:

瑛娘给三个女儿取名“招娣”“念娣”“盼娣”。

被拆穿“河姑”身份,洪县长出面干涉,瑛娘为顾全隆家大局,而隐瞒了潇姑姑去世的冤情。

瑛娘在监狱门口抱着刚出生的三女儿,看到隆家二爷第一句话就跟他说:“对不起,又给你生了一个女儿。”

……

这些例证表面上看是宣扬封建思想,但我总感觉哪里不对,一时又说不上来。当我一条一条摆出来仔细分析,终于明白问题所在。

首先,我看这部片的时候,没想这么多,我一眼就被故事情节深深吸引。

高团长带兵包围隆家,在千钧一发的危难时刻,瑛娘挺身而出,凭借智慧为隆家解了围。

无意中看到的这段剧情,使我开始追剧。

所以我看这部片是因为好看,故事吸引人,而不是我对它做了一番研究之后才决定看。

我想很多人跟我一样是被故事情节所吸引,所以收视率高无可厚非。

说《娘道》宣扬封建思想,我十分不赞同。作为一部新旧交替的民国年代大剧,《娘道》只不过是表现出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而已。

如果说这样就是宣扬封建思想,那么很多古装剧,宫廷剧,如环珠格格、如懿传、甄嬛传都是在宣扬封建思想。

我们不应该只盯着在那种特定社会背景下,最正常的人物表现,大加批判。

而更应该看到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向上,和突显出来的人物特点。我想这也是编剧最想表达的意思。

像上面提到的情节,女主瑛娘逢凶化吉,其做事风格和智慧值得学习。

女主的顽强拼搏,也是在宣扬一种自力更生,对命运的不屈服,这本身就是反对封建思想。

瑛娘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走投无路时,只要充分分析各方面的利害关系,总能找到一条化解困难的路可以选。

说它重男轻女,我也不赞同,瑛娘虽然觉得生了三闺女对不起隆家二少爷,但她并没有对三闺女另眼看待,而是对她疼爱有加。

那一声“小老三”喊碎了多少母亲柔软的心,每次听到,我想很多观众都和我一样,感动地流下眼泪。

这比现代社会中很多重男轻女现象中作为母亲的一方强太多。

隆家最有话语权的老太太,把关系隆家命脉的重大权利和金库钥匙交给瑛娘,让她作为隆家的当家人,这也是对瑛娘的真善美给予有力支持。

以上,就是我看《娘道》最真实的内心感受。总的来说,剧情方面我很喜欢。

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一味地跟风随大流。不要看到别人说什么,就跟着说什么。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判断

另外,我还看了《你迟到的许多年》,写了一篇剧评,好几位朋友给我留言打赏,说看了文章都想看这部剧了。

03

期间我也写了几篇其他题目的文章,这次写文,很多在训练营群里学到的知识都浮现出来,比如检索资料的方法,如何列提纲等。

可能在放松状态下,不用花心思顾虑是否符合要求,很多灵感反而会自然呈现,写文时一一用上,写出的文章也少了刻意,多了几分自然。

写关于「机器人这么好,让孩子管它叫妈好了」时,花心思找资料来支持观点:机器人不但对于孩子学习是鸡肋,而且对眼睛和睡眠有影响。也列了提纲,不至于把主题写偏。

写关于「怎么努力都不行,可能是你骨子里并不想成功」时,想到引用最近看的书中的案例。想到乔布斯、褚时健等案例,然后搜索资料。

通过写上面两篇对写文又有了新感悟,总结出来,又形成一篇文章。

不料,被老师夸奖,说我终于“开窍”“就这样写下去”。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我特别开心。

不经意间,好象我期待许久的时刻,不露声色,稍然而至了。

正应了那个道理,当你专注于做事本身,真正投入地把事情做好之后,其他附加的东西都会随之而来。

有时候专注,只能是在不受打扰的情况下完成。这种打扰可能是来自学习群里与同学的比较心,来自助教的点评,甚至是老师的期许。

所以跳出圈外,给自己一些放空的时间,反而可以使自己专注于做事本身。

不过,话说回来,不知什么时候,你又会对这种放空状态心生厌倦,重新想回到学习群里去,也未可知。

无论怎样,有一条主线是不变的,那就是跟随自己内心的感觉,感觉对了,所做的事不会错;感觉不对,无论怎么使劲,做事过程总是很别扭,结果也勉勉强强。

当你学习累了,一段时间学得太多,或者,近来感觉不对,不妨先停下来,让自己歇一歇,找找自己的节奏,说不定会帮你达成质变的飞跃。

相关文章

  • “跟着感觉走”的成长体验,到底有多爽?

    2018-11-28 从去年9月到今年7月,我一直处在报课-学习-做作业所组成的爆肝圈的激情亢奋中。 跟着群,在课...

  • 做自己

    我最欠缺的就是做自己。 做自己到底有多爽?可以跟着自己的内心往前走,可以把工作做的很好,却不受外人眼光的干扰。可以...

  • 儿童的兴趣爱好培养

    儿童跟着感觉走,跟着敏感走,跟着兴趣走,就是跟着自己的精神胚胎走。敏感是儿童成长的阶梯,儿童沿此走向完整。 即使成...

  • 跟着感觉走

    刚刚看到净慧长老解读《楞严经》,很愿意读下去。好长时间没有读了,提不起心力。刚才倒是有这种感觉,很自然的契合,...

  • 跟着感觉走

    “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 这曲风靡一时的歌,曾让多少人振奋。受其鼓舞,为了逐梦,寻找方向,奔向希望。 前天...

  • 跟着感觉走

    我是个性开放的人,不是个性开放的人。 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剩女产生的两个原因是:谁都看不...

  • 跟着感觉走

    台灯最近在八点左右就被扭开,通常在关掉宿舍大灯的同时,我总会在右手旁书桌的第二个抽屉里抽出一根香,点燃,放置在一...

  • 跟着感觉走

    感觉是对的。跟着感觉走。如果要仔细的分析具体感觉的原因却很难。所以这个……?

  • 跟着感觉走

    跟着感觉走, 紧抓住毛笔的手, 画板越来越近越来越温柔, 轻轻挥洒调好的水墨, 先勾勒出一个淡淡的轮廓。 跟着感觉...

  • 跟着感觉走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源自于一份好感 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面目狰狞 其实也正常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以后的路只能是貌合神离...

网友评论

  • 龙白先生:不是东西不好,是会读,会品的人太少

本文标题:“跟着感觉走”的成长体验,到底有多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ga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