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扶贫路
“我们的蜜月还没有过,你怎么就要走?”妻子小涵眼泪汪汪的看着李毅。
“亲爱的,不哭。今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这个时候我这个年经的党员不上谁上呢?”李毅看着新婚燕尔美丽温柔的妻子小涵,内心充满了不舍。
李毅即将去的巴田村地处乌蒙山区,毗邻“鸡鸣三省”的太平,距泸州市城区188公里,是国家级贫困村。李毅所在的老窖公司结对帮扶这个村已经四年了,此次公司在轮换驻村干部时经过全面考察,认为李毅德、勤、能、绩兼优,又有农村生活的经历,很适合到村里开展帮扶工作。
属龙山场镇管辖的巴田村比较偏僻,距离镇上10公里,全村幅员面积10.71平方公里,海拔1000~1380米,全村有农户487户,其中贫困户167户。精准扶贫以来,村里的驻村帮扶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村民的思想观念日益更新,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日子蒸蒸日上,新农村的面貌已经初显。
但是,2018年是全面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向全世界的宣言,更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巴田村要在年底顺利通过省检、国检,还有好多事情要做,还有好多硬骨头要啃,摆在李毅面前的是“攻坚拔寨”的种种困难。
带着对妻子的眷念之情,李毅冒着烈日毅然决然踏上了巴田这块热土,加入到脱贫攻坚扶贫大军之中。驻村干部:顾名思义,就是长住在村里,不仅要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更要去为全村脱贫致富找路子,最终让村民朋友实现“既富脑袋又富口袋”的目标。
李毅到巴田村刚落脚,就感觉到脱贫攻坚战役的紧张氛围。为了年底的迎检工作,镇上全覆盖入户检查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这天,中午一点过了小涵打电话问:“老公:吃饭了吗?”这些天,李毅每天顶着烈日跟着镇上村上的干部一起入户,全村400多户要一个多月走完,每天马不停蹄,哪顾得上吃饭?李毅又不敢向妻子撒谎,就说:“一会就吃。”
李毅是陕西人,来到古蔺农村,水土不服对他来说都还好,语言上的沟通障碍就是工作中必须克服的困难了。为了迅速融入到扶贫工作中让老百姓记住他、信任他,他白天入户走访做群众的暖心人,知心人,贴心人,晚上还恶补脱贫政策、知识和技能。一个月下来,李毅硬是对着名单把村民一个个记得不认错了,对深度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这些需要特殊照顾的农户,他把每户的名字和家庭状况牢记在心,一看到人就能对号入座。
带上“女秘书”
一个月走访完毕,李毅终于可以回趟家了。看着被晒得黑黝黝、精瘦的李毅,妻子小涵心疼得不行,她说:“你这样子不行,我要跟你一起去扶贫。”小涵本来在做电商,她想只要村里有网络,她就可以陪爱人去扶贫,虽说村里生活枯燥没法跟城市中比,但只要和他在一起她就快乐,没准还可以帮上忙呢。
李毅本不想让小涵到乡下吃苦,虽说巴田村现在条件改善了不少,但跟城市比起来还是有天壤之别。在小涵的坚持下,他终究还是同意了。他开着他的福特车上路了,第一次在蜿蜒盘旋的路上颠簸,原本只需4个小时的车程,李毅战战兢兢硬是花了5多小时,从来不晕车的小涵也被颠簸得差点呕吐。
到了村口那个高高的坳口,当地村民叫它转马路,远远看到巴田村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一大片绿油油的稻田映在蓝天中,左边是几十栋江南民居风格的向阳苑村民聚居点,右边是白墙蓝瓦的党群服务中心,正对坳口红旗高高飘扬的向阳小学(巴田村小学)。看着绿水青山的山村,小涵高兴得欢呼起来。
小涵兴奋的心情没有维持多久,就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她和李毅刚到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宿舍安顿下来,村里就停电了。听村民说晚上要下暴雨,电力公司就停电了。农村的电网是经受不住风吹雨打的,只要天气一变,立即停电,这是常态。一个多月来,李毅已经习以为常,他用柴火烧了开水,泡了方便面对付了晚餐。这时天空开始电闪雷鸣,暴雨哗啦啦地下了起来,八月的惊雷吓得小涵大气不敢出,一直紧跟在李毅前后。李毅去关窗门时,一个闪电打来,小涵猛然看到窗户外幽幽地立着几座坟墓,这一看不打紧,吓得她一晚上都不敢闭眼睛。
“李书记,李书记!我们来看看你媳妇。”第二天一早,睡得迷迷糊糊的小涵,听到几位村民嘻嘻哈哈的声音,赶紧起床来到党群服务中心门前大坝子。几位村民有罗兴辉家的、罗召强家的……都来了,罗姓在巴田村是大姓。李毅给她们介绍了小涵,村民们拿出带来的土鸡蛋、蔬菜,说是给小涵的见面礼,小涵被村民们的热情感动,一一推脱,但几位大婶说:“小涵,你都不嫌弃我们农村偏僻,来给李书记当秘书,我们特别欢迎你来!”小涵只好一一收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