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红色文化流浪诗人旅行·在路上
不灭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红色之旅之六)

不灭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红色之旅之六)

作者: 丁香的故事 | 来源:发表于2017-07-21 14:45 被阅读28次
不灭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红色之旅之六)

        井冈山红色之旅最后一天上午,安排的活动是参观革命烈士墓、以及曾志墓地。

        大家列队站在革命烈士墓前,天阴沉着,偶尔飘几丝细雨,老天作美,特别应景,配合那位讲解女老师眼里噙着泪水、声情并茂的解说,本来眼软的我差点没忍住眼泪。

        这个烈士墓葬了130多名烈士,是红军医院的伤病员以及医护人员,当时在敌军侵袭未来得及转移,在严刑逼供追问红军主力去向未果后,被集体枪杀于此,后被百姓悄悄掩埋,最小的14岁,只有18人留下了姓名。他们生前就医时缺医少药,最多用的药是类似紫苏金银花等山上采的中草药,外科手术用的是杀猪刀、锯木头的锯子。

     

不灭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红色之旅之六)

        这个散落在草丛间,小到几乎被人忽视的墓地就是大名鼎鼎的曾志的墓地。曾志,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也是曾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的陶铸的夫人。

       

不灭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红色之旅之六)

      这个被称为“所奉献的远远超出一个女人,所给予的远远超过一个母亲”的富有传奇色彩的女子。看照片,是那种永远流行的纯天然美女,却有着乐观坚强的一生。因转战各地,不得已将三个儿子送人,最小送人的才26天,前两任丈夫均在战争年代牺牲,后嫁于第三任丈夫陶铸。去世后魂归战斗过的井冈山。

       

不灭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红色之旅之六)

        望着掩映在苍松翠竹中、布满青草的墓地,不由会想,人生自古谁无死,怎样才是值得的一生?

     

不灭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红色之旅之六)

        纵观井冈山的英雄们,不论出生贫寒、抑或富有,均坚守信仰、看淡名利、舍弃青春与生命。

        想想谁人不是血肉之躯,在物质奇缺、忍受病痛饥饿的情况下,仍能保持乐观精神。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是难以想象的。

         

不灭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红色之旅之六)

        这是一种什么力量,能让人不为名利,具备钢铁般的意志和不灭的信念?应该是追求公平正义信仰的力量,让他们具备了无私无畏、不惧艰险的优良品质吧。相反,不具备伟大的品行、优良的精神,何以能成就伟大的事业?

        现在生活,幸福指数日渐高涨,没有了缺乏吃饭穿衣最基本生活条件的压力,面对人天性中的惰性和畏难情绪,我们是否还有艰苦奋斗的动力?

      暂不论党章的要求,党员的标准,先看看贤哲们的名言,便对千百年来,人类对不灭精神财富的追求略见一斑了:

       

不灭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红色之旅之六)

        当代作家雪漠说,“我常说,修行的“行”,就是行为。你的行为,你做的事,可以影响无数的人。你的行为所承载的那种精神,会被传递开来,传承下去。所以,这个世界永远是因为你的行为而认可你,不是因为你说了什么。”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程颐道:“人心贵乎光明洁净。”

        因此,对物质或精神追求的取舍,将决定不同的人生道路。那么共产党员对先进性及纯洁性的追求,则应该比贤哲的精神追求更胜一筹了。

          当然,逐利是人的天性之一,我们也不能忽视,在物质财富不断积累上升的人类社会里,让共产党人远离物质,只讲精神的追求。

        因为,违反人性的要求是难以持久的。

       

不灭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红色之旅之六)

        那么,共产党人如何合理合法地取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仍能保守纯洁性和先进性,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时,也是决定党在人民心中地位的问题。

   

不灭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红色之旅之六)

        离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时,有一群幼儿园的小朋友在毕业留念拍照,看着他们身穿小红军服的可爱模样,赶快拍照,两个小朋友一听说拍照,忙看着镜头举手敬礼,一个还认真的举成了左手,小朋友,错也错的可爱。

        祖国未来的花朵,祝愿你们的明天更美好!

  (井冈山之旅全文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灭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红色之旅之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le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