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坐着高铁来到了这座滨海小城。
一出站就碰到了那种像被鼓风机吹过来的雪花,洋洋洒洒。
应该是那一瞬间就爱上了这座城市。
和一群人依次排队去乘出租车。蓝色的出租车,沿着车道依次进来,载人离开。节奏紧张活泼,很有意思。
住的酒店在市政府旁边。也许是这个城市比较小,被雪覆盖的市政府建筑和前面的广场,加上金闪闪的灯光,竟格外开阔大气。
一进酒店就心生温暖。前台不大,很窄。但是其中一侧是书架墙,里面整齐排列着大部头的英文原版书。木质书架,配以绿植,小小前台开辟出一半的区域设置成咖啡室,这个酒店突然就不俗气了。
早晨起床伸懒腰,突然被窗外的景色打动。大片的灰色云朵沉甸甸地挂在空中,看到了隐隐约约的海岸线才意识到原来酒店离海边不远,又可以在工作结束之后去散步了。
虽然我的家乡就是沿海城市,但是对于“能在海边散步”这件事我有着谜一样的喜爱和向往。
吃早饭。住过这么多酒店,这家酒店的早餐没有可以夸奖的地方,只是和前台一样,小小的餐厅摆满了真实的绿植,灯光明亮,总让人有好感。
走路去工作的地方。同样的上班高峰期,这座滨海小城显得那么悠闲自在。想起在“堵城”的早上,每个人面露焦虑,火急火燎,灰头土脸的狼狈,和这里甚至早晨就有人提着洗浴篮子去泡温泉的轻松,两相对比,看上去这里色彩更轻快一点。
有那么一段路,天突然就阴下来了,雪花瞬间变得又多又密。在这里的这几天,总是在下雪。有时候下着太阳雪,有时候雪势大得让人有一种世界末日的错觉,有时候你在走路,肉眼可见雪好像从一边吹到另一边,蔓延整个世界。我在自己的手机备忘录上记了这么一段话,当时我在4楼,透过落地窗看着外面突然变大的雪势,屋子里很温暖,外面的天气很阴沉。
“现在外面的雪大得好像恐怖片一样。
好像拍偶像剧有一个造雪机一直在朝着镜头画面吹雪。
某一个瞬间我甚至感觉雪花在往上走。
大雪制造了属于我自己的孤岛。
又静谧,又美好。”
不被人打扰,和自己对话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忙完工作去海边。这里不是旅游城市,又是冬天,海边几乎没人,海鸥也悠悠闲闲安安静静的,和家乡的海鸥完全是两种风格。
用微信定位才发现这里是“幸福门”,很好的寓意。
我拍过写着“因为你”三个字的雕塑,拍过一个叫“幸福街”的小巷子,今天又到了“幸福门”。
这种东西应该就是所谓的“小确幸”吧。
在海边待久了,雪的反光让人晕眩,离开的时候等待绿灯穿过马路,看到有穿着婚纱的新人和家属们在幸福门下合影。
转过头来,绿灯亮了,居然不自觉地去踩斑马线上的白线。
可能是因为最近在重温韩剧《我的女孩》,里面说走路只踩白线可以许愿。
希望他爱我,希望一夜暴富,希望心想事成。
我赶紧在心中说话,一个比一个贪心。
晚上忙完工作之后戴上耳机就出去瞎晃荡。我总是觉得,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才能感受得真切,才能看得到一个城市本来的样子。过度的社交让人疲累,让人眼睛和耳朵失去意义。
“一个人”和“在路上”这种状态只会让人越来越着迷。
晃荡还没有几步,就发现酒店旁边有一家小小的城市书房。“城市书房”四个字在夜幕中就让人觉得温暖。
进去一看原来是类似于社区图书角的设置,里面的书籍陈旧,没有什么新鲜内容,好像是那种社区中每家出几本书大家会把不喜欢的书拿出来的集合体,可是却被陈设成咖啡馆的模样。
零零散散的几个人在那刷题上自习,一个带着老花镜的爷爷在轻轻地扫地。
怎么感觉好像日剧中场景。戴老花镜的老爷爷,小小的图书角,每天发生的故事。
出了图书角,走了一个上坡路,音乐正好放到范晓萱的《同步》。看着清亮天空底色和晚上也能看清楚的大片白色云朵,看着上坡路旁边的城墙和绿植,突然觉得心酸。
同样的海滨城市,同样的场景,是鲜衣怒马,是满怀期望,是雄心壮志必定酬,是我的少年时代。
想对能看得到这篇文章的每个人说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