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欧阳修传》读后感

《欧阳修传》读后感

作者: 听张老师说 | 来源:发表于2022-12-30 23:32 被阅读0次

欧阳修,书本上抽象的文学家、政治家概念令学生们敬而远之。然而仔细了解一下他,他就像一个充满世俗烟火气的朋友,走进我的生活中。

他四岁丧父, 年轻时又穷又丑又落魄,屡试屡败,却最终考中全国第14名。

他仕途几经沉浮,鬓白催人,最终身居副宰相,文章也被天下人争相传诵。他本是一届草根出身,踉踉跄跄,为人耻笑,竟成为后世读书人之典范,成为与孔孟齐名的千古三十二圣哲之一。

草根为什么能逆袭,让我们在千年后依旧敬仰?欧阳修的一生告诉我们,成才成功是一个穿越漫长时光滴水穿石的过程。

公元1007年,欧阳修的出生令56岁的父亲欣喜若狂。可是这个年近50才考中秀才的爹并没有看到欧阳修长大后的成绩,在欧阳修4岁的时候就死了。

欧阳妈妈在那个对寡妇再嫁十分宽容的年代,选择独自带着欧阳修自立更生。大家出身的欧阳妈妈的教育对欧阳修的一生十分重要。小时候没钱读书,欧阳妈妈就用芦苇在地上写字,教欧阳修读书认字。

欧阳修很聪明,写诗做赋很厉害,但是他的进士之路一波三折。17岁乡试落榜,21岁礼部考试落榜,24岁殿试获得全国第14名。

其实殿试本应该获得第一名的,欧阳修甚至连喜庆的状元袍都提前做好了,想等到放榜那天穿。碰巧他的状元袍被室友穿了(那个室友也没坏心思,就是想穿个状元袍过过瘾),还偏就碰巧那年的状元就是那个舍友。欧阳修估计也郁闷到不行,后来也一直不喜欢那个连襟状元。

进士出身的欧阳修如若不是碰上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估计也不会像如今一样名留青史。但是就是碰上了一群学识见识都在他之上的师友,又及时向年长的朋友汲取智慧,欧阳修得以一日万里。

27岁时,欧阳修给当时刚当上谏官的范仲淹上了一篇书,一来,祝贺你当上职责不输宰相的谏官;二来,批评你当上谏官一月,却一个屁没放;三来,勉励你好好干,我们这些豪门子弟小时候为什么坐在茅草屋里苦读,就是为了干一番事业。范仲淹因此引为知己。

范仲淹和欧阳修经历相似,也都敢为说话,与当时的旧臣一派明哲保身的态度完全不一样,两派自然矛盾也多。30岁的欧阳修在为范大哥辩护后,被贬为湖北夷陵县令,一路上差点船翻人亡。

欧阳修为政以宽,收效甚好。最最难得的是,闲来无事,着手开始写私人历史《新五代史》,一写就是17年,还被列入了《二十四史》。在其位忠君报国,闲时不忘其志。

37岁,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也是欧阳修一派风头正劲的时刻。被对手骂朋党,还能立即回文我们就是党,但我们是君子党,和你们的小人党不一样。一身正气,可谓意气风发。

相关文章

  • 《欧阳修传》读后感

    刚刚读完《欧阳修传》,作为文学专业的学生,对于欧阳修这样的北宋文坛盟主自然是不敢怠慢。这本书是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

  • 《欧阳修传》读后感

    ——成长,是一辈子的事儿 欧阳修,书本上抽象的文学家、政治家概念令学生们敬而远之。然而仔细了解一下他,他就像一个充...

  • 《欧阳修传》

    从幼年丧父的寒门孤儿,到“千古三十二圣哲”,看欧阳修传,学寒门子弟的晋升之路。有志青年必读的人生方法论。曾国藩认为...

  • 《欧阳修传》

    欧阳修是一个三朝元老,官当得特别大,选拔了一堆优秀人才,苏东坡就是被他选出来的。但他在我们的整个记忆当中,面目是模...

  • 书读完,未必懂

    三姊妹篇《林徽因传》、《三毛传》、《张爱玲传》都已读完了。 每读完一本都写了读后感。《林徽因传》读后感被周老师批这...

  • 不朽的艺术家精神

    ———《名人传》读后感 《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

  • 采桑子

    欧阳修 画船载酒西湖好 ,急管繁弦 ,玉盏催传,稳泛平...

  • 叹存勖

    叹存勖 ―――读欧阳修《伶官传序》有感 遗命受三矢, ...

  • 《欧阳修传》~(1)

    他出生贫寒,幼时失怙,但拥有良好的家教家风。经历苦难,朴实求真,勤奋向上,少有志向,幸得前辈赏识,三次荣登榜...

  • 《欧阳修传》~(2)

    欧阳修是苏轼的恩师,是苏轼成长道路上一位影响深远、举足轻重的人物;而苏轼则是欧阳修之后的又一位文坛领袖。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欧阳修传》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rpf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