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参加公司组织的职工疗养,非常荣幸,终于能够无事一声轻地走出去放松放松了。
但静下来细细思量,却别有一番滋味。职工疗养一般是有条件的,我是因年龄因素入选的,且为本次团队中年龄最大的,没有之一。参加工作,出差无数,仅首都北京就光顾三十余次,最多时一年都要去上四五次,后来都发起愁来。因为出差开销较大,每次出差时,上次出差的借款还未还清,日积月累,有时欠单位财务三四个月的工资。刚参加工作时,每月开支也就不到五十元,除去当月食堂的伙食费,就剩二十元左右,一到月底就囊中羞涩,只好把口袋翻过来硬挺。而且每次出差,都带着具体任务,不是跑设计院,就是去生产厂家,见面拿出单位开出的介绍信,点烟递火、主动靠近,以求对方行个方便,办事麻利点。记得一九八三年夏天麦收季节,因没有公共汽车,我和牛杰边打听边走,用了两个多小时才找到石家庄市附近的栾城县太阳能设备厂,办完事回到石家庄已是午后。途步行走的劳累、阳光灼烤的疼痛都顾不上了,匆匆忙忙地吃点饭就往火车站赶,怕误了开往天津的火车。回到单位没几天,我俩身上好多地方都褪了一层皮,同事们调侃着我们都成花和尚了。一九八四年,我与不同专业的四名同事去郑州、南京、杭州、苏州、上海等地出差,为了赶时间,夜晚有一半时间都是在火车和轮船上度过,当时出差我们只准坐硬座(卧铺不给补助),有时连座位都没有,只能随便找个地方坐着。有幸抢到个厕所,两个人坐着才能舒服一点,不过不能耽误别人使用厕所,否则乘务员非把你撵出去不可(有钥匙)。好在当时年轻力壮,中途转车都是百米冲刺、幸运点能抢个空座,大家轮换着休息休息,现在想想真是万分地辛苦。为了设计好古交矿区工人文化宫,我们征得对方管理人员的同意后,在郑州剧院和浙江剧场里里外外、上上下下看了个遍,并做着记录、绘制草图,以供回来后设计参考。参观完毕后,我们都是满身灰尘蛛网、有点下井归来后的模样,互相嘲笑着对方是个灰鬼,找卫生间简单地洗上一把,又开始了下一个行程。后来的出差虽然旅途不是十分劳累,但和厂家打交道得把握好底线,心里不断地提醒着自己,费尽口舌、斗尽心机,既唱红脸、又唱黑脸,生怕在质量和价格上吃了亏。二O一五年,为了在最后时刻每块水表再降低五元钱,硬是在下班后继续谈判两个多小时才算最后敲定,饥肠辘辘地去吃午饭……
今天,单位照顾我外出疗养,虽说是已年近花甲,感叹着岁月流逝、青春不再。但也十分地激动,发自内心地感谢单位给予的这次宝贵机会,目的只有一个--放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