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遗憾的词,叫从前。看了《后来的我们》,原来还有个遗憾的词,叫后来。
2003年时,刘若英和黄磊主演了一步电视剧《似水年华》,讲述了一位台北女子和乌镇图书管理员欲语还休的一段情缘,结局充满令人扼腕叹息的遗憾之美。而事隔多年,黄磊已由一个帅气欧巴变成了频频现身综艺秀的油腻大叔,而刘若英却还是当年那个唱着《后来》潸然泪下的痴情女子。
在浮躁混乱的娱乐圈,刘若英俨然人间清流,安静得像墙角的一朵花。此次执导《后来的我们》,以为她从前的遗憾会以后来的美满来弥补,谁知还是遗憾的结局,不知道是不是一种宿命。

作为流量大IP,此次刘若英的身份由演员摇身一变成了导演,但仍然不改初衷。从这部带着青春疼痛的爱情片中,隐约可以窥见刘若英多年未改的粉红少女心。这部影片通过黑白与彩色交映的镜头,现实与回忆相互穿插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一个北漂的爱情故事。井柏然和周冬雨饰演的男女主角林见清和方小晓都是典型的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两人从小地方追梦到北京这个物欲横流的繁华都市,蜗居在简陋的出租房里,各自为了心中的梦想苦苦去打拼。两人做过派单员、售货员、收银员、客服,甚至摆地摊等一系列底层职业,理想与现实的碰撞、青春的迷惘、爱情的困惑与亲情的感悟都一一在影片中呈现,每个人都似乎可以从这些光影片段中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
影片中的见清是个游戏软件技术员,而小晓是个文化程度不高但是非常善解人意而且颇有江湖气质的一个女孩。两人在开往北京的列车上认识,到了北京之后两人成了哥们似的好朋友,而小晓为了嫁给北京人,相亲多次无果。两人合租在一个狭小的格子楼里,一个睡床上,一个睡地板,生活和工作的种种不如意带来的压力以及男女青春荷尔蒙的躁动,两个同病相怜的人自然而然睡在了一起……这让人不由得想起《彼岸花》中的一句话:漂泊过不同的城市,只为找到一个喜欢的地方留下来;告别周遭的许多朋友,只为找到一个温暖的人和他相守。但是,对于北漂一族而言,爱情却是奢侈品。当面包没有的时候,谁还会饿着肚子去空谈爱情和梦想呢?两人拮据的生活状态也为以后的分开埋下了伏笔。

影片通过平淡无奇的镜头呈现出了社会底层人物的喜怒哀乐。在繁华都市里,社会底层人物都卑微得像只蚂蚁,各种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每个人都在都为自己“买一套房”的梦想顽强死撑着,所谓的诗和远方是如此的遥远。当小晓从出租车伸出头来,对着北京的夜空大喊“北京,我们一定会发达的”时候,那一刻莫名戳中泪点。很多人年轻时怀着梦想意气风发四处闯荡,不也都是这样踌躇满志的样子吗?然后,现实总是啪啪打脸,见清和小晓终于承受不了现实的压力,小晓踏上离开北京的列车,见清追出来时,列车已经像梦一样走远了。
如果这样就结束了,那就没有后来了。
直到那一刻,还没有听见刘若英那首熟悉的《后来》响起。似乎明白刘若英为何全片都没有插入自己的任何一首歌曲,也许是为了抹去卖旧日情怀的嫌疑,也许是为了刻意隐藏自己曾经的爱情痕迹。而这部影片平静舒缓的基调仍然秉持了奶茶的一贯风格,幸福中带着哀伤,美好中带着遗憾。如果一个人心情浮躁,是无法静下心来观看这样一部平淡无奇的电影的。从开头便一眼能猜到结局,没有跌拓起伏的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能淡出个鸟来”,就像是在看一部淡淡的关于青春伤痕的情感纪录片。但就是这样平淡如水的讲述,那些似曾相识的片段,不经意就会戳中你内心柔软的地方,眼角不知不觉地湿润。
后来,是时候说后来了。后来,见清和小晓因为机场航班延误的时候再度重逢。此时,见清已买了房子,有了妻子,有了孩子,生活过得美满幸福。两人久别重逢,百感交集。两人也不再是从前那对痴男怨女,历经岁月磨练彼此都变得成熟稳重起来。但是“岁月一身袈裟终没有把爱度化”,在双方的眼神交汇时依然可以感受到彼此藏在内心深处那份极力克制的爱,语笑宴宴的叙旧中仍然无法掩盖彼此内心的遗憾和落寞。但是,生命中的某个人,注定转身就是一辈子。错过的永远错过,遗憾徒留遗憾,彼此记得爱情当初的美好样子就可以了。
“后来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没有了我们。”见清和小晓风轻云淡地说出这句话时,似乎一记重锤,令人心碎一地。我们年轻时的爱情,结局不都是这样子的吗?
故事落幕时,见清最后说道:再见,方小晓。小晓说道:再见,林见清。双方最后一个拥抱,见清耳语道:“我们都要好好的。”
这一幕像极了《似水年华》最后的结局。
“你走了?”
“我走了。”
“我知道。”
“我知道你知道。”
……
“后来,我们学会了如何去爱,只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刘若英从前的遗憾,再到十几年后的遗憾,我们遗憾着她的遗憾。也许人在告别往事时,都会带着或深或浅或浓或淡的遗憾吧。
这样一部影片,你当《知音》看就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