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航是易到的创始人,《重新理解创业》是少数的研究失败的书籍,周航复盘了易到创业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从而重新理解战略、竞争、品牌、流量、钱、领导力、团队、企业成长、应对未来等。
金句及笔记如下
1、创业永怀敬畏之心+空杯心态,放下过去的经验和认知,从零开始忘我的学习。
贝索斯说亚马逊要永远保持DAY1的状态,乔布斯说的stay hungry,stay foolish同理。空杯心态也是谦卑的前提,我执太重,对自己、客户、团队都会缺乏正确的觉察,自然也不会有正确的行动。乔布斯在脾气恶劣,坐电梯都能开除员工的阶段,为什么苹果的战斗力依然强劲?因为背后是有乔布斯对团队的深刻洞察,我们只招聘A+的人才,有这样的5-7个人后,他们就会自发的吸引高水平的人才在一起工作。而和这样的人在一起工作,改变世界,本身就是最大的犒赏和回报。
2、创业者需要从看到努力做到看穿,因为看穿才敢大赌,大赌才敢大赢。
周航复盘了在易到很容易融资的阶段,能融3亿却只要了1亿美金,后来想融资时已经融不到钱了。因为当时自己判断补贴+价格战一定不可持续,政府会出手管制,因此没有备足弹药,也没有参与滴滴和快的之战。结果是你不要的钱,竞争对手拿走了,且用融资换回了市场,市场份额反超+远超易到。事后雷军和周航复盘时,本质就是没有看穿出行的市场争夺,类比当年的千团大战,竞争惨烈,客户只对补贴忠诚等。看到了没有看穿,因此不敢下决心大战。
3、真正看好一个创业者,看好的是他的行动,认知和思考最好的体现是面向未来的行动。
比如基于对未来长寿120岁,如何依然身体健康,对当下饮食和健身的行动。比如基于全世界股权投资的收益率显著的高于GDP、CPI以及房价增速的判断下,在中国做价值投资,尤其是目前低点建仓的行动。比如基于对中国消费升级,人口老龄化,4000万光棍,消费女性+孩子主导化等的洞察,选择健康、美丽、教育、养老、企业服务等未来20年的风口行业,做投入/投资等行动。
4、创业初期需要勇气和决心,但后面最需要的是韧劲和耐力,不要老想着速战速决,一步登天。最好的管理者都是自我管理者。
比如秦灭六国,在顺利灭掉军力最强的赵国,荆轲刺秦的燕国,郑国疲秦的韩国,富甲一方的魏国后,秦始皇已经飘飘然了。觉得灭楚灭齐不在话下,兵锋所指必可所向披靡。于是不用王翦的60万方可灭楚的战略,采用了李信20万轻兵灭楚的战略,把灭国大战变成了轻兵突袭,遭遇项燕的强力阻击而大败。王翦没有白起长平之战的包围战、孙膑围魏救赵的运动战、田单火牛阵、王贲水淹大梁的奇计战,采用的是扎实、稳步推进,不留后患,消灭敌军主要生力军的歼灭战。仗打的没有惊喜,只有踏踏实实的赢,而这才是为将的阳谋,不是个人的风光无限,要的是国家稳稳的求胜。这对人性中好大喜功,在高位时别人的吹捧时的磨炼,对核心目标与次要目标取舍的自我管理修炼。
就像几何抽象画的先驱蒙德里安,他的作品是线条和色块的精确计算绘画,他的生活和家庭也是严谨的比例和装饰(详见混沌-朱青生-美学思维的课程介绍)。
5、真正的聪明是厚道,老子云: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能为他人着想,才能收获信任与回报,这是人生的大智慧。
周航复盘团队的时候写到,曾经以为,创业的创始人团队,一定要找能力互补的,这样大家才能分工干活。现在复盘,创始团队,一定要找自己信任的,自己喜欢的人。因为后期企业经营一定会遭遇问题,大家一定会有分歧,会有不可避免的冲突和争吵,彼此的信任和喜欢作为基础,才能够一起坐下来商量讨论问题的解决办法。否则都很强势,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不放手,团队很容易涣散。
而最初的员工,由于创业公司力量弱小,你几乎找不到A级的人才,因为他们有更好的选择。因此最初的员工,需要找喜欢你、信任你的人加入即可,这样他们不会胡思乱想,或者因为眼前的失败而丧失希望。因为信任你,被你打打鸡血可能就满血复活了,虽然你打鸡血的时候内心可能也是虚的,也在打鼓。但是很多事情本来就是因为坚持,才有了希望。一开始就不坚持的话,希望也无从谈起。
6、创业的原点最好还是专注怎么帮用户解决一个具体的痛点,哪怕是一个很小的痛点。
有种创业模式是TO VC,就是通过造梦+忽悠,把投资人的钱骗过来再说。典型的如美国的女版乔布斯伊丽莎白霍尔姆斯,通过对血液检测的数据造假,来忽悠投资人。最终从45亿美金身家跌落至公司破产+身败名裂。实际的解决问题,才能创造用户价值,创造价值才是商业之本。之后的用户体验、支付便利、场景运用、品牌营销都是树枝的问题,痛点-价值才是树根的问题,不能本末倒置了。
7、创业者要在自己的事业中找到乐趣和激情。保持初心,追随内心。
因为创业是很苦的事情,如果不能在其中找到乐趣,则无法收获正反馈,尤其是哺育自己心灵的力量,则很难坚持下去。真正坚持的感觉,是享受而不是负担。就像运动、健身、长跑让人上瘾的瘾/好身材/他人的羡慕一样,它是长期良好行动下的正反馈。如果你对自己的事业都没兴趣,只是想捞一笔就走人,那么这个生意还是不做为好。
雷军说自己创业的初心,就是要做自己觉得酷的产品,享受这个过程,在探索的路上永不止步。之前有个投资人在分享自己为什么投资小米时说,雷军年少成名,创业成功,财富自由,在早期的互联网圈就是大佬级别的人物。这样的人出来创业,你说他得把公司做到多大,才能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我们怎么能不在一开始,就赶紧上车投他呢。
最后,对失败案例的复盘和总结,胜过看鸡汤+成功经验,因为所有人的成功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你无法完全复制别人当时成功的所有要素。但是通过研究失败,尽量的少犯错,反而能够求胜。比如一城一池攻克,稳步灭国大战的王翦,比如不贪胜的石佛李昌镐,比如德鲁克说:不重用从不犯错,尤其是从不犯大错的员工。向死而生,从失败中涅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