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社会规范,就是在一种文化下,所有成员广泛接受和认可的行为标准。在很多时候社会规范都是内隐而非外显的。这时我们对社会规范的学习主要有两种方式
1.通过模仿别人的行为,做完全一样的举动。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从众”。
2.根据权威人士的指示,来做出相应的行为。这称为“服从”。
在大多数社会情景下,有些人的确比另外一些人更有权威,他们有权利告诉其他人,应该怎么做事,才符合规范。比如:老师之于学生,医生之于病人。
但是,权威是应当受到场景限制的。一旦,我们将从众和服从权威,拓展到所以的社会情景中,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津巴多在1917年进行了一场模拟监狱实验。这个实验让人们见识到了好人变成恶魔的惊人转变。
津巴多教授在大学地下室搭建了一个模拟监狱,并征集了24名身心健康的大学生。随后,他们被随机分成2组,一组扮演囚犯,另一组扮演看守。
为了让实验更真实,“囚犯”的姓名被数字代替,每个人都穿上囚衣,带上脚镣手铐。扮演“看守”的学生则穿上警服,戴上墨镜,拥有一切真实狱警所拥有的权力。
实验计划进行2周,但是,在第一周还没结束的时候,模拟监狱中的情景就发展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实验被迫叫停。
发生了什么呢?
在这一周里,原本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斯坦福大学生蜕变成两群人:
扮演看守的学生们,挥舞着警棍,肆意侮辱一周前还是自己同学的“囚犯”,其中有近三分之一的“看守”,表现出了虐待狂的倾向。
而那些扮演囚犯的学生,唯唯诺诺、战战兢兢,不少人开始出现心理上的应激障碍,也就是由异常的环境和心理反应导致的精神障碍。
在传统观念里,坏人之所以恶,是他的性格、过往的经历、信仰,甚至基因等因素造成的。但是,这个实验表明了,人的行为并非全由性格、经历所支配。左右着人的善恶的,还有社会情景,以及塑造情景的系统性力量。
津巴多教授将这个现象命名为:路西法效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