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16 周日 阴 青岛 Day128

记得朋友曾经说过一句话:很庆幸生为女人,因为女人比男人多了一次重生的机会,那就是妈妈的身份。有了孩子才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背后的含义。
大人做事成熟老练,很多事情成为习惯,做起来得心应手。有了孩子才发现哪里那么多短平快,还不是得放慢脚步跟着孩子的节奏慢慢来,孩子眼中的世界与大人之间的理解千差万别。
作为大人的我们有时不得不慢到停下来甚至等一等,有时又要稍快半步在前面引领一下,这个度可真不好拿捏。你走快了吧,跑到孩子前面必然产生代为包办的行为,不仅剥夺了孩子选择的权利,而且降低孩子“我能行”的价值感;你太慢,又会跟不上孩子的念头与想法,彼此疏离,渐渐失去沟通的连接。
一,最好的陪伴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理解的最好的陪伴是:不声不响,不打扰,有求才去帮,把信任还给孩子。
孩子成长中,很多事情也会不确定地发生,家长们经常为这样的不确定而充满焦虑情绪,有的甚至发展成为病态。曾经一个妈妈因为近十年的过度担心孩子不自信、在外面遭遇不公平的待遇而前来咨询,这位过度焦虑的妈妈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孩子不仅唯唯喏喏不自信,而且四年级已经出现了自杀的念头。
成长必然伴随痛苦,一个人从婴儿成长为成年人会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其中一个很典型的情景就是孩子生病。孩子一旦生病牵挂的是所有人的心,尤其是小婴儿,儿童的身体特征决定了病的传变很快,这也是造成焦虑情绪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尽管情有可原,但是过度担心,对孩子的病以及身体的恢复并没有帮助,反而在焦虑情绪的驱使下折腾出许多额外状况。
二 放手,让孩子孩子自己成长
哈佛大学讲师、儿童心理学家丹.肯德隆表示:就像 如果孩子不曾体验痛苦的感觉就无法发展“心理上的免疫力”一样,身体免疫系统发育的过程,就是得让孩子接触病原体,不然身体不知如何应对进攻。身体与心理一样都需要在挫折、失败和挣扎中成长。
一个从小到大,没有体验过任何痛苦并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孩子,很容易就成长为瓷娃娃式的人——他们非常脆弱,稍稍碰壁,就有可能碎掉。
因此,孩子生病是一个锻炼孩子独立面对困难的能力的好机会,比如像感冒这点痛苦,一般孩子都能承受的了的病症,是孩子最好的锻炼机会。即便是小宝宝,我们再不舍,也要学会撒手给他们独立处理困难的机会。
如何面对疾病,也是孩子从小要学习的课题。孩子如何做,取决于父母,父母轻松,孩子就轻松;父母痛苦焦虑,孩子就会烦躁不安,他也无法从一次生病中获得心灵的成长。
因此,在一些孩子有能力面对的痛苦面前,父母最好表现的大度一些,收回自己的那些所谓的担心与过度干预,相信孩子,相信孩子身体的自愈力。
对,您没听错,我说的信任之一就是“让病先飞一会。” 可是这种信任不是放任不管,当孩子生病时,作为家长的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克服困难的外部条件。比如为他们找一位靠谱的医生、轻松的环境、合理的饮食,以及用乐观的心态陪伴他们度过生病时期。
三,家长的过度焦虑都是自找的
可是,对于那些一刻也看不得孩子难过受苦、总是恨不得马上冲上前去把孩子从痛苦里解救出来的妈妈们,这是在帮孩子逃避责任!而事实上,痛苦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之一。
那些总是冲在最前面的父母们想一想,“帮助孩子”是你们自己的需要,还是孩子需要你的帮助?稍微清醒一点的家长都知道:那些因为你的焦虑情绪带给孩子的伤害远远大于疾病本身带来的痛苦。
孩子生病,家长必然焦虑,这是正常现象。一定程度的焦虑有利于促进事情的解决;假如过度就有可能发展为病态。
根据焦虑的强度、适应程度、持续时间和体征,焦虑按从轻到重顺序将焦虑分为六级:
1.心神安定——没有焦虑或很少,不至于影响个人的状态。
2.安康状态——经历成功后,个人感到轻松、舒适和快乐的状态,有少量焦虑,但个人不重视。
3.轻度焦虑——能提高人的注意力和警惕性,使人处于一种有益于学习的状态,有助于应付各种情境和总结经验。因此,轻度焦虑对人是有益的。
4.中度焦虑——表现为觉察力差,注意力略微难以集中,学习较费力。在适应和分析方面有些困难,伴有说话声音的改变,可见肢体发颤、抖动,呼吸、心跳加快等症状。
5.重度焦虑——个体的接受能力大大减弱,表现为注意力高度分散,学习、工作受到严重影响。常用过去的思想方法观察现状,对现有情况几乎不能理解。
6.恐慌——表现为接受能力失常。对交谈内容难以理解,有时微小的刺激可产生不可预测的反应。安心面对并非放任不管,
四,分集级管理焦虑
如何处理好自己跟他人的焦虑情绪是我们每个家长每天都要面对的问题。焦虑有益还是有害,关键在于度——焦虑程度要与事情的危险程度相匹配。老虎会吃了你,非常危险;狐狸会吃你家的鸡,使你的财产遭受重大损失;野猫会偷你家的鱼,当然也是一种财产损失,但你辛苦一点儿,多打点儿鱼同来就弥补了。
面对这三种危险,你的焦虑水平应该和它们对你造成的威胁相匹配:对老虎产生的焦虑最多,狐狸次之,野猫最少。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属于老虎级别,比如,那些严重影响孩子健康,乃至威胁孩子生命的重大疾病和意外事故;有的属于狐狸级别,虽然不致命,但可能显著影响孩子的未来,比如道德品质、社交障碍、学习障碍等。而大多数问题,只属于野猫级别,从长远看并不会对孩子产生不利影响,比如一次考试没考好,对你安排的兴趣班没有兴趣,和其他孩子在操场上打了一架·····
遇到老虎级别的问题,你就应该整夜睡不着觉、心急如焚,想尽一切办法全力解决。遇到狐狸级别的问题,你就应该高度重视、仔细研究,一步一步认真解决。而那些野猫级别的问题,你当然也要应对,但完全没必要彻夜不眠、大动干戈。
如果你对一些影响不大、可以逆转或者大幅减轻后果的问题,焦虑得好像生死攸关、前途命运在此一举。这些过度焦虑,就是自找的。孩子的情绪只是暂时的,情绪的宣泻,是孩子保护自我身心平衡的本能反应。我们需要“允许”孩子拥有自己的情绪,拥有自己感知这个世界的方式。
父母只需要在他面临困扰时陪伴在他的身边,倾听他的感受,而不是介入其中为他解决问题,父母就有机会看到孩子是如何成长的,这种“看见”会让父母为孩子的成长而深感自豪和欣慰。
信任其实是给孩子试错机会,给了孩子足够的空间试错,结果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体验了完整的痛苦。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父母常常只需要扮演好默默陪伴的角色,然后默默等待,等待孩子自己想清楚一切,并承担起属于他自己的人生。
龙应台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既然放手是不得不的选择,那么早一天放手,孩子就会早一天成长。
微课链接:http://m.ximalaya.com/43075063/sound/56937206?from=timelin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