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
随感 || 邮局——相信的家

随感 || 邮局——相信的家

作者: 千禾随笔 | 来源:发表于2025-08-14 05:07 被阅读0次

2025年8月15日  星期五  晴

今年突然想起来学手语,买了本初级的书自学,娃很支持,又给我买两本(中级和高级),目前还在自学初级。

没学之前觉得很难,学习之后,觉得手语发明者还是很尊重生活的一些习惯、用法和常识、道理,所以初级学起来并不觉得很难。

边自学边领悟,觉得手语发明者很有智慧,有的手语词汇很有趣,比如“食堂”是复合手势,由“吃饭”和“家”两个词语组成,我意会过来就是“吃饭的家”是食堂:)


像这样的还有,仔细想想觉得不仅有趣,还颇有道理。比如“超市”是路+左手抓一下+右手抓一下组成的,我意会的就是“去,左右都拿来”:)像极了我们去超市采买的样子。

又比如“地铁”,也很形象,左手五指张开掌心向下,右手五指弯曲在左手下向前移动,我意会就是“地下爬行”,也很像地铁在地下忙碌穿梭的情景。

我觉得最有趣的就是“邮局”这个词语,是个复合手势“相信+家”组成,我意会就是“相信的家”,我觉得这个词语的创造者最富有智慧了。


想起以前年代通讯没有如今发达,邮局可是我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一条信息枢纽,城市里、集镇上,绿色的邮筒最醒目。印象中,医院主打白色,消防主打红色,而邮局的标志颜色是绿色。虽然我不明就里,但却觉得绿色和邮局最搭,邮局承载着千家万户的情感纽带,承载着四通八达的通信往来,就应该是绿色的。

也因为绿色代表着希望,人们盼望信件的到来,或者期冀信件寄达的时候,心里总是充满着期待。从前的日子慢,那时的邮局热闹非凡,每天都挤满了人,邮寄包裹、书信和寄钱的人络绎不绝。我记得小时候老家集镇上才有邮筒和邮局,其实那时候叫邮电局。后来读高中才见到县城的邮局,比集镇上的大,那时各地大小的邮局,仿佛一座座历史驿站,汇聚着无数人的信息往来。


那时的邮局值得信任,寄钱也好,寄书信也罢,虽然慢一点,但值得信任。我记得自己是高中毕业后才正式接触邮递人员,最早就是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了,后来开始写书信,给家里、给同学写信,再后来还写稿子寄出去,我还拍过电报,按字数收钱,也寄过包裹、明信片等,每一件都能顺利安全地抵达。邮局作为信息传递的重要枢纽,这种“慢”的真诚让人们感动。

我喜欢和怀念以前的书信年代,当那些文字历经千辛万苦抵达收件人手中时,熟悉的字迹所带来的“见字如面”的仪式感,真真切切地传递着一份牵挂和温暖。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网络的迭代更新,邮局里的人越来越少,曾经热闹的邮局已经渐行渐远,我们小城的邮局门脸还在,大部分已改为快递业务,虽然邮局的一部分使命还在延续,但邮局带给我们那种浓浓的希望和期盼的味道变淡了,唯有城市一角静卧的那抹邮政绿,在喧嚣中静守岁月的温情与故事。

土豆随拍紫薇花

相关文章

  • 【文本深处觅烟霞】36.​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随感 ...

  • 【童话】四季邮局

    童话镇新开了一家邮局。这有什么奇怪的?哪里有要寄信的,哪里就应该开一个邮局啊。可是这个邮局可不一样。大家平常见到的...

  • 相信你

    相信眼睛,不相信眼泪 相信小提琴,不相信音阶 不相信汪洋大海,只相信荒岛 只相信你,只相信你,只相信你 不相信邮局...

  • 随感《家》

    是家,它又不是家 不是家,它却又是家 住久了的,它就是家 不住的,它就不是家 有情,有爱,有温暖的地方 它才是永远...

  • 过刚则易折,齿早衰于舌

    一女,年五十许,其夫为乡村邮局长,此女亦于邮局当差,走家串户送报刊。 十余年前,局长父母同住,帮忙...

  • 邮局

    从2018年开始,我和邮政结下不解之缘。曾经以为我不会再用邮政去邮寄或者快递或者汇款……,因为顺风比EMS有效率得...

  • 邮局

    2O17年5月28日 星期日 阴 今天有一件事我非常高兴。在邮局里有活动,那个活动太好了! 在我们读完经典...

  • 邮局

  • 邮局

    今天送货时有一个邮局的客户催件,赶紧给送过去。觉得都是做快递的肯定是着急不行才催的结果我过去了他不在,打电话等了半...

  • 邮局

    邮局寄东西 人很少 但是大家自觉排队 井然有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感 || 邮局——相信的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sspojtx.html